《電玩遊戲進化史》:從小精靈到薩爾達,漫畫圖解我們所愛的文化

《快打旋風 II》的廣泛影響力,在電玩史上應是不容忽略的。
《快打旋風 II》的廣泛影響力,在電玩史上應是不容忽略的。

如今,我們星球的每一吋土地都已被繪製、被拍下,隨時可供查看;電玩遊戲則讓我們重拾「發現」與「探索」的樂趣。在虛擬世界,我們成了製圖師、開拓者,朝著地平線進發,成為發現新世界的第一人。

(p.096)

「遊戲」是如何在人類群體間產生的?第一款電子遊戲是什麼?電玩怎麼樣促使電腦科技加速進展?瑪利歐是基於什麼樣的創作意識被設計出來?電玩暴力曾帶來什麼風波與反思?電玩設計慣習反映出哪些意識形態及市場偏好?電子遊戲如何跨出純粹娛樂範疇,成為深刻思想及沉浸體驗的藝術載體?

熱衷於電玩文化的玩家,多半透過個人性的資料檢索與自學,加上同好討論,對上述問題建立起一定程度的認知。拜網路資源傳播興盛,以及電玩本身的蓬勃發展,讓我們比過去更容易深度了解其中沿革。但要能系統化彙整電子遊戲歷史的專書,在臺灣則遲遲沒有出現。

而今,臺灣的讀者有福了。原點出版的《電玩遊戲進化史》【圖解漫畫版】,愛德華.羅斯透過漫畫,提供讀者一條方便理解的進路,讓我們得以相對輕鬆的認識電玩、乃至於遊戲在整個人類世界的演變史。

以古老示波器進行的《太空戰爭!》,是近代電玩的原始雛型。
以古老示波器進行的《太空戰爭!》,是近代電玩的原始雛型。

從原始農牧社會的古老棋戲到 VR 裝置,從《雙人網球》、《太空戰爭!》到《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羅斯雄心勃勃,意圖在一百六十餘頁的連環圖畫中,包攬遊戲龐大的古往今來。究其全部內容觀之,儘管不能說鉅細靡遺,但也是脈絡分明完整。更重要的是:他不只單純羅列客觀資訊和歷史事實,也同時提出分析觀點與歷史解釋。有關電玩的功能、趣味性、爭議、影響力、藝術效果,乃至於承載思想的價值,作者論述清晰的見解,足以引人深思。

鑑往知來:豐富有趣的知識型漫畫

電玩提供了脫韁的遊玩體驗:電玩將虛擬世界變成遊樂場,電玩將創造的力量交到我們手中,電玩讓我們進到一座超乎想像的世界。漸漸地,我們發現這些虛擬空間,就像兒時家庭生活那般親暱地、進到了我們的記憶中。

(p.112)

同樣作為偏娛樂取向的次文化,透過漫畫來談論電玩,可說是再契合不過的表達形式。

一如作者舊作:《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所呈現,羅斯總以個人畫風重新詮釋那些經典的人物和場景,而不是直接截圖或翻拍,顯見其用心之誠意。雖說羅斯的畫工不算精美,但這種處理手法的確讓畫面顯得更加活潑,同時兼顧了風格的一致性。作者自行手繪,也使圖像與其意圖討論的概念更加匹配。且比起談電影時的全黑白漫畫,《電玩遊戲進化史》的全彩表現,讓角色與背景更容易辨識、閱讀體驗因此更加舒適。

雖然還只是黑白漫畫,《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也足夠精彩。
雖然還只是黑白漫畫,《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也足夠精彩。

另一方面可以想見,就實務而言,這也能一定程度避免引用上的版權爭議。畢竟這樣一本包山包海的書裡,囊括的作品至少超過一百多種,如果真要就其提及的全部元素取得媒材引用授權,未免太不實際。反倒是由作者自己來畫,反而還更有特色。

且哪怕本書的確在認真分享電玩史的相關知識,光是在各個角落找看看他又畫了哪些知名電玩人物,並將之一一指認出來,便足以讓閱讀過程不致於呆板枯燥,隱約具備了遊戲書:《威利在哪裡?》般的樂趣。

雖說題名為電玩史,本書其實並沒有完全按照時間先後順序分配內容。全篇大致可分成兩大部分。前半部是從上古時期到一九八O年代,相對線性地依序介紹各個時點的重大事件、概念、人物及作品,我們可以簡單稱之為「早期遊戲史」。後半部則更偏向主題性的論述,包括體驗的沉浸感、空間與場景、行動與抉擇、遊戲對現實的影響等,是為「專題研討」。

之所以會有這樣前後差異的內容安排,可能是因為作者判斷在九O年代後,玩家基數更大、電玩的類型也更多樣而呈現分眾化趨勢,需要核心概念來進行深度剖析。而不像在此之前,電玩文化還處於「發明原型」的草創階段,可以比較輕巧直觀地帶過流程所致。

儘管如此,我在閱讀當下,其實並沒有特別察覺到:內容有如「從編年體轉換成記事本末體」的變化。這或許有賴於羅斯巧妙的布局和流暢的行文。相較於《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電玩遊戲進化史》也更少套用專業理論,而是介紹更多作品,直接用作品內容佐證論述。不限於知名的時代經典或商業名作,書中還徵引不少值得一提的獨立製作遊戲,讓讀者/玩家得以認識更多異色之作。

憑藉精彩的《請出示文件》和《奧伯拉丁的回歸》,讓盧卡斯.波普躋身大師之列。
憑藉精彩的《請出示文件》和《奧伯拉丁的回歸》,讓盧卡斯.波普躋身大師之列。

除了早已公認是偉大傑作的《Braid:時空幻境》、《請出示文件》、《這是我的戰爭》之外,作者還分享了探索身心症患者精神困境的《憂鬱症探訪》;《癌症似龍》則反映出家人身陷絕症的無助歷程。特別是後者,其「講述著一個家庭與他們的癌末嬰孩一起度過的艱難時光」,題材之大膽特殊,簡直足以刷新我們對電玩的想像:

主流遊戲賴以建立的是對力量的幻想,而這款悲觀、褫奪力量與信心的遊戲,正是主流遊戲的對立鏡像。這遊戲會讓你潸然淚下,對於這名未曾謀面的孩子,你會油然生起悲傷。

(p.080)

類此嚴肅的、刻劃真實生命苦難的主題呈現,無疑彰顯了電子遊戲作為一種表意媒介,在通俗娛樂及純粹的感官刺激外,其更多值得挖掘的可能性。

媒介分析:議題與爭議

電玩遊戲並不是第一個被指控為有害身心的藝術形式。從印刷機到收音機再到錄影帶,縱觀歷史,新媒介總是受到質疑,被認為會腐壞年輕人、弱勢族群與工人階級的思想。

(p.148)

本書在 2020 年發行初版,內容因此涵蓋到了最近的年份,後半部列舉的作品也就更加貼近當代。比起 Netflix 紀錄片:《高分得勝:電玩的黃金年代》,幾乎聚焦在二十世紀七O~九O年代初、直到《毀滅戰士》為止的區間,所提及者,多半是相對古老陌生的遊戲;對於較年輕的玩家而言,羅斯這本別開生面的漫畫電玩史,應該會更顯親切。

Netflix 的《高分得勝:電玩的黃金年代》,有許多珍貴的資料畫面和訪談。
Netflix 的《高分得勝:電玩的黃金年代》,有許多珍貴的資料畫面和訪談。

這種切合時下脈動的特色,可以從內容的部分選材看出來。舉例來說,竟然會在書中看到「遊戲速通」(speedrun)玩法的介紹,就讓我感到相當驚奇(羅斯選擇的遊戲角色代表,也是在這方面最有指標性的洛克人)。提及電玩實況主、電競賽事、打錢工等流行現況,也突顯出:作者的確有持續留意電子遊戲領域的趨勢發展,才能對某些「次文化中的次文化」,照樣是信手拈來。

一如前述,書中後半部分有不少深入的主題探討。有關電玩與現實暴力的關係,尤其是我們難以迴避的話題之一。就像談論日本動漫畫文化的發展歷史,不能避談令人痛心的「宮崎事件」一樣,針對「科倫拜校園事件」及暴力的省思,在本書便動用超過十二頁建立論述。

眾所周知,由於科倫拜槍手的筆記和電腦,留存著許多與《毀滅戰士》相關的紀錄(包括那據說以其校園為藍本,在遊戲中建立的屠殺虛擬訓練場),因此使得電玩成為眾矢之的。羅斯表面上沒有選擇特定立場,而是盡可能展開正反雙方的意見,包括作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美國步槍協會(NRA)等等,觀點並峙,意圖讓讀者自行判斷,以更全面了解兩造的爭點。

麥可.摩爾的經典紀錄片,也就此事件進行了多方深入剖析。
麥可.摩爾的經典紀錄片,也就此事件進行了多方深入剖析。

不過仍然看得出來,作者是更偏向「電玩不應該為現實暴力背黑鍋」的想法。這可以從他引用大篇幅內容,對全美步槍協會提出批判得知:

...有些人認為全美步槍協會(NRA)對電玩暴力的態度不過是障眼法,「一種文過飾非的低劣手法」。
事實上,近年槍枝產業在遊戲產業很吃得開,他們忙著將他們的武器授權給《決勝時刻》或《戰地風雲》(Battlefield)之類的大作。
槍枝產業的聯絡人拉爾夫.沃恩(Ralph Vaughn)曾說:「電玩遊戲讓我們的品牌接觸到年輕受眾,而他們都是未來可能的槍枝擁有者。」
槍枝產業似乎全都要:一方面譴責電玩遊戲的槍枝暴力,一方面利用電玩將他們的致命商品行銷給年輕受眾。

(p.154)

這明顯和戴夫.葛洛斯曼那本充滿惡質偏見的《暴力電玩如何影響殺戮行為》觀點相左。除此之外,羅斯更列出量化研究實證,對「電玩暴力論」進行直接反擊:

考慮到當今的玩家數量,照理說真實世界的暴力行為應會顯著增加。但似乎沒有...
如研究者派翠克.馬基(Patrick Markey)與克里斯多福.弗格森(Christopher Ferguson)所論述的,電玩的普及率自 1990 年代起火速成長,與此同時,美國的暴力犯罪則穩定下降。
事實上,研究顯示,當《俠盜獵車手 IV》(Grand Theft Auto IV,2007)這樣的遊戲上市時,它們與犯罪率的上升也沒有對應關係,而影響犯罪率的最大因素通常是天氣熱。
同時,從各國狀況來看,電玩消費的增長與犯罪率的增長並無關聯,像是最大消費國如南韓與日本,就有著最低的犯罪率。

(p.153)

《俠盜獵車手》經常被指控是鼓動暴力的洪水猛獸,但這不妨礙他成為史上最暢銷的電玩系...
《俠盜獵車手》經常被指控是鼓動暴力的洪水猛獸,但這不妨礙他成為史上最暢銷的電玩系列。

即便如此,我們仍必須承認:暴力電玩在少數人身上,的確偶爾會成為某種誘發因子。其高度的互動性、可操作性和沉浸感,恐怕也比其他媒體類型,有著更高的誘導性:

電玩遊戲是沒法說服年輕男子去殺人的,當然也沒法提供他們殺人方法。但若是箭在弦上的情況,那麼暴力媒體便提供了腳本,告訴人們只要開槍就能解決問題,並帶給他們渴切已久的敬重。

(p.155)

而這絕非僅僅怪罪於電玩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推諉卸責或轉移仇恨焦點十分容易,但要促進社會共好,不是將過錯完全推到單一媒體頭上便一勞永逸。那不過是社會的集體怠惰。像愛德華.羅斯在本書中所做的,以史為鏡,不斷思考、討論媒介和社群的優勢與不足,藉此梳理出幾個可再前進的參考方向,才是一種積極的恰當態度。

暴力影響的分析之外,本書還試圖釐清其他許多社會科學議題,像是:VR/AR 與其他電玩技術對軍事訓練的影響、遊戲社群的性霸凌/性別與種族歧視、電玩成癮、電玩在多元性別議題方面的進展、傳統電玩形式中過度簡化的刻板男子氣概、道德判斷在電玩中的侷限與可能性...等等。

之於各項主題,其引用的觀點和作者見解,讀者不見得要照單全收。但透過其中的討論引導,刺激我們進行更多層面思考,無疑深具啟發性。

早在《潛龍諜影》,小島秀夫便假想了 VR 技術在軍事訓練的可能性。
早在《潛龍諜影》,小島秀夫便假想了 VR 技術在軍事訓練的可能性。

遺珠之憾:那些可以再多著墨的種種

或許受限於全書結構布局,有些內容比較難安插進去。儘管作者已經盡可能採擷古往今來的遊戲資訊,爬梳大量的文獻及經過實際遊玩,但畢竟電玩領域廣大浩繁,僅透過一兩百頁的知識漫畫,畢竟難免有所遺漏。或至少可以說:尚有能再補充的空間。

舉例而言,對於曾喧騰一時的即時戰略和回合制策略遊戲,本書內文著墨極少,只有零星提及《終極動員令》和《XCOM》,很具代表性的《世紀帝國》、《魔獸爭霸》、《星海爭霸》等則付之闕如。雖然有《模擬城市》,但席德.梅爾的《文明帝國》,卻僅在書末附錄中,備註形式的「逐格分析」中帶到。

缺少對格鬥遊戲的著墨,也是相當可惜的部分。即便這種類型而今衰微已久,但不可否認的是,《快打旋風II》的出現,在當時絕對具有革命性的意義。而本書僅僅談到初代《快打旋風》即時反饋的感官快感,以及《真人快打》引發群眾與政府對電玩暴力的恐慌。沒有談論格鬥遊戲的機制與創新,也就沒有關於其對二十世紀九O年代街機文化的影響。

一方面這也是因為:從內文進展到雅達利 2600 以及任天堂紅白機以後,本書就幾乎不再談論街機框體的種種。所以像是八O年代時,大為風靡的捲軸式射擊遊戲、九O年代初期的清版動作過關遊戲、爾後的各種格鬥遊戲,乃至於時髦的音樂節奏遊戲(跳舞機、DJ 模擬等等),都沒能夠得到討論。

另外,玩家社群常調侃說,西方遊戲產業最大宗的,往往不脫「車、槍、球」三種,然而除了槍類射擊以外,本書針對賽車模擬或球類(體育)模擬遊戲,卻也鮮少提及;特別是體育類型,似乎在本書中完全缺席了(事實上,內文提到的賽車項目,也僅有非寫實的《瑪利歐賽車》一種)。這讓我感到相當訝異。

我個人雖然也沒有涉獵這類作品,然而,考慮到競速/駕駛模擬以及體育競技模擬類型,之於電子遊戲的開發技術進展及商業銷售價值的重要性,在一本標榜是電玩史的專書中,這樣的闕漏就顯得有欠充實。

當然,作者本身涉獵的範疇與偏好,必定會影響其題材的取捨。但既然羅斯將本書定名為「A Graphic History of Gaming」,那或許就應觀照不同領域的方方面面,才說得上切題且周全。

高度擬真的賽車遊戲,經常是家用電玩主機的性能火力展示舞台。
高度擬真的賽車遊戲,經常是家用電玩主機的性能火力展示舞台。

也因此,即便我對手機遊戲普遍缺乏好感,仍認為本書有必要擴充篇幅,談論這個在當代已經舉足輕重、且佔有龐大利基的載體。甚至於,對那些存有道德疑慮的博奕類電玩,考量其驚人的產值和實質影響力,也應該被記上一筆。

除了遊戲類型,銷售與營運等商業層面的模式變化,同樣值得在電玩史的脈絡下做成必要的紀錄。過去十餘年,線上商店與數位版遊戲的興起和普及,已經為遊戲產業帶來顯著變化。除了家用主機廠商能以此為前提,發行完全用於數位版遊戲的主機外;更為便利的通路型態,也確保獨立開發者能有更多回收成本的餘裕。

在大約二十年前,隨著遊戲製作成本的不斷增長,曾有業界人士擔憂地預言:電玩終將成為資本充裕的大公司寡佔的市場,中小型廠商則會一一被兼併消失,從而使得產業創意失去多樣性。所幸這樣的預言至今並未成真。除了網路數位銷售,各種遊戲引擎、線上眾籌募資得以活用,都讓獨立製作反而得到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本書中也提及諸多極具代表性的獨立遊戲。要是能就其背後發展始末有清晰的介紹,對於電玩史的理解,勢必將更加全面。

作為當代最廣受歡迎的數位遊戲平台,Steam 對獨立遊戲的推廣功不可沒。
作為當代最廣受歡迎的數位遊戲平台,Steam 對獨立遊戲的推廣功不可沒。

絮語

時至今日,我們依舊著迷遊戲,主要就在它給了我們主導權。在渾沌的世界中,遊戲應允我們抉擇力與掌控力:於是我們獲得自由,能棲居各種新形體並且暢行無阻;於是我們得到權力,能做出有意義的決定,然後看看這些決定有什麼後果。

(p.119)

今年四月上旬,日本才爆出一部關於電玩史的套書,因為內容偏離史實,導致停售並退書的事件,引發不小的風波:

延伸閱讀:與史實不符?講談社正式官宣停售炎上書籍《遊戲的歷史》全三冊 致歉並開放讀者退書

與之相比,《電玩遊戲進化史》雖然主內容是不到兩百頁的漫畫,卻還在篇末附上「逐格分析」,一一列出每一個畫格中出現的作品及電玩角色,並且補充相關主題概念的說明。而「參考書目」羅列了數百筆參考資料出處,也說明了作者無徵不信的創作態度,以及其對於電子遊戲貨真價實的充沛熱情。

另外,翻譯這本書的最大難點,可以想見,除了一些社會學、心理學的專有名詞,大量與電玩相關的人物、作品名稱,恐怕尤其讓人頭痛。譯者劉鈞倫卻能妥善完成這項任務,除了少部分國內沒有繁中正式譯名的作品,大多數都轉譯到位。整體流暢而精確的中文翻譯,也為我們的閱讀體驗加分不少。

假使在兩年前看過傑西.謝爾《遊戲設計的藝術》,還覺得意猶未盡,愛德華.羅斯這部深入淺出的好書,絕對值得所有電玩愛好者捧讀。遊戲歷史的薪火,終將傳承不息。

※感謝朱家安給本文初稿的諮詢意見。

電玩遊戲 更多報導

電玩影響科學!《邊緣禁地3》解謎遊戲「邊緣禁地科學」幫助完成微生物研究計劃

電玩影響科學!《邊緣禁地3》解謎遊戲「邊緣禁地科學」幫助完成微生物研究計劃

前有狗!拍照拍出「發光狗狗」 網遊戲魂上身笑稱:是NPC、快存檔

前有狗!拍照拍出「發光狗狗」 網遊戲魂上身笑稱:是NPC、快存檔

Fandom研究顯示娛樂群體改變嗜好首選遊戲 互動成就感高且易投入掌控劇情

Fandom研究顯示娛樂群體改變嗜好首選遊戲 互動成就感高且易投入掌控劇情

⏰最後限時!iPhone 16 豪禮就是你的⚡

猜你喜歡

火熱排行

「書本夾歐派」是什麼?一張圖掀起X大量二創、曬身材熱潮

「書本夾歐派」是什麼?一張圖掀起X大量二創、曬身材熱潮

VT時雨羽衣拿到台灣合作Cafe腳本 台詞垃圾、人渣連發:台灣人不太妙...

VT時雨羽衣拿到台灣合作Cafe腳本 台詞垃圾、人渣連發:台灣人不太妙...

日調查千名玩家去年最愛遊戲:前20名幾乎都是日本IP 唯一例外是《原神》

日調查千名玩家去年最愛遊戲:前20名幾乎都是日本IP 唯一例外是《原神》

組一輩子團!國外玩家笑談《龍與地下城》跑團50年心路歷程

組一輩子團!國外玩家笑談《龍與地下城》跑團50年心路歷程

ALP紳士《例行性活動》動畫推出!與臭臉同學每天早上瘋狂晨跑

ALP紳士《例行性活動》動畫推出!與臭臉同學每天早上瘋狂晨跑

就是本人!日繪師自拍分享「繪圖參考資料」絕對領域完全還原

就是本人!日繪師自拍分享「繪圖參考資料」絕對領域完全還原

恐怖慎入!《沉默之丘f》最新預告釋出 實體版限定鐵盒女主角面目全非

恐怖慎入!《沉默之丘f》最新預告釋出 實體版限定鐵盒女主角面目全非

強調「原廠唯一授權」!樂意宣布重新代理《SF Online》3月上市

強調「原廠唯一授權」!樂意宣布重新代理《SF Online》3月上市

就是本人!《劍星》伊芙體模申才恩Cosplay「海之女僕」造型

就是本人!《劍星》伊芙體模申才恩Cosplay「海之女僕」造型

粉隨偶像!holo粉絲以Towa應援毛巾為傷者止血 天使行為讓推本人留言讚賞

粉隨偶像!holo粉絲以Towa應援毛巾為傷者止血 天使行為讓推本人留言讚賞

前卡普空概念美術抱怨沒出現在《魔物獵人荒野》製作名單裡!本人事後刪文

前卡普空概念美術抱怨沒出現在《魔物獵人荒野》製作名單裡!本人事後刪文

疑男性用變聲器?爭議VTuber猫宮るな初配信 時不時傳不自然電子音

疑男性用變聲器?爭議VTuber猫宮るな初配信 時不時傳不自然電子音

Steam體感紳士《地味人妻是能幹的阿姨喔!》和主婦做菜曹瘋狂

Steam體感紳士《地味人妻是能幹的阿姨喔!》和主婦做菜曹瘋狂

holo雙子Mococo首次單獨開台 Fuwawa短暫現身僅能以氣音Bau Bau

holo雙子Mococo首次單獨開台 Fuwawa短暫現身僅能以氣音Bau Bau

DLsite好評紳士《怪物黑市》繁中步兵版發售!瑟瑟魔物產業鏈...受孕販賣一條龍

DLsite好評紳士《怪物黑市》繁中步兵版發售!瑟瑟魔物產業鏈...受孕販賣一條龍

台灣野兔holo大拜拜協助救護掀海內外熱議 助人善舉Kiara、Iofi都留言感謝

台灣野兔holo大拜拜協助救護掀海內外熱議 助人善舉Kiara、Iofi都留言感謝

VTuber視訊鏡頭露手遭羞辱為「怪物」 本人高EQ回應意外圈粉

VTuber視訊鏡頭露手遭羞辱為「怪物」 本人高EQ回應意外圈粉

蹲了200話!韓紳士漫《社團學姊》封面女主李舒欣if線終於開始

蹲了200話!韓紳士漫《社團學姊》封面女主李舒欣if線終於開始

不是亂叫?實況主小明劍魔學凱能E、R叫聲唯妙唯肖 網笑:熟練地令人心疼

不是亂叫?實況主小明劍魔學凱能E、R叫聲唯妙唯肖 網笑:熟練地令人心疼

台V盜圖道歉影片還開鏡頭?直播曝是上層指示炎上商法:黑粉也是粉

台V盜圖道歉影片還開鏡頭?直播曝是上層指示炎上商法:黑粉也是粉

VTuber「Ironmouse」為慢性病同行發聲:這並非甚麼噱頭 而是糟糕的現實

VTuber「Ironmouse」為慢性病同行發聲:這並非甚麼噱頭 而是糟糕的現實

想改造型...玩家自製《魔物獵人荒野》無限編輯角色、艾路貓模組

想改造型...玩家自製《魔物獵人荒野》無限編輯角色、艾路貓模組

有警告但不多...《刺客教條:暗影者》首遇鳥居系統提示:不攀爬以示尊敬

有警告但不多...《刺客教條:暗影者》首遇鳥居系統提示:不攀爬以示尊敬

網紅黃小潔正式撕膜「羽衣媽媽痛車」 打造影片之收益將以抖內形式歸還

網紅黃小潔正式撕膜「羽衣媽媽痛車」 打造影片之收益將以抖內形式歸還

ALP紳士漫改動畫《例行性活動》3/28發售!再塗鴉《孤獨搖滾》喜多郁代

ALP紳士漫改動畫《例行性活動》3/28發售!再塗鴉《孤獨搖滾》喜多郁代

Steam 97%極好評《彌助模擬器》上市!百元有找一小時可全破

Steam 97%極好評《彌助模擬器》上市!百元有找一小時可全破

抖肉!卡牌紳士《胖次卡片》繁中步兵版推出 現在輪到吾去脫她衣

抖肉!卡牌紳士《胖次卡片》繁中步兵版推出 現在輪到吾去脫她衣

樂意代理《SF Online》正式開服但帳號無法轉移!拉美特發聲明回擊立場

樂意代理《SF Online》正式開服但帳號無法轉移!拉美特發聲明回擊立場

似曾相識?holo Kiara玩《inZOI》捏臉驚呼:感覺自己像真人實況主

似曾相識?holo Kiara玩《inZOI》捏臉驚呼:感覺自己像真人實況主

DEI支持者喜稱《魔物獵人荒野》聲優為非二元性別 Grummz:沒人在乎

DEI支持者喜稱《魔物獵人荒野》聲優為非二元性別 Grummz:沒人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