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專訪PCS末代中日口譯員Steve!不玩《英雄聯盟》卻因地獄豬愛上電競
2024 年《英雄聯盟》太平洋職業聯賽(PCS)體系合併台港澳、大洋洲、日本三區,季後賽出現中、英、日「三語口譯接力」的賽後訪問形式,也在夏季賽由主持人 Patty、日語口譯員 Steve 執行得十分出色。令筆者意外的是,其實 Steve 並非外聘口譯,當時只是加入賽事主辦方鍇睿國際不到三個月的新血。本文將一窺他與《英雄聯盟》的緣分,以及成為 PCS 聯賽門面的心路歷程。
幕後身兼幕前,一連串的機緣巧合
嚴格來說,Steve 就連加入鍇睿也屬巧合:入伍新訓時鄰兵剛好是 PCS 次級聯賽選手 Elaina,兩人聊了很多《英雄聯盟》;當兵期間思考未來出路時,Steve 認為自己身為 PCS 忠實觀眾或許能替聯賽出一份力,又恰逢遇上鍇睿正在徵才,因而幸運加入團隊。
平時無口譯任務時,Steve 則負責管理 PCS 社群,參與影片企劃,也是 PCS Twitch 聊天室 Ban 人不手軟的 MOD(管理員)。
至於為何成為口譯,是因為鍇睿當初面試 Steve 時就對其語言能力評價頗高而埋下伏筆;而 PCS 夏季賽中日口譯好幾個月卻遲遲未果,導致賽事製作人決定於 7 月測試 Steve,綜合考量下便決定將重責大任交給他。
不玩《英雄聯盟》,卻因統神而愛上 PCS
Steve 由於學生時期家裡沒網路,因此僅耳聞 2012 年台北暗殺星(TPA)勇奪世界冠軍、2015 年閃電狼、AHQ 雙八強等輝煌事蹟;他約莫 2020 年開始看 PCS,但實況主「亞洲統神」於 2023 年 PCS 夏季賽以地獄豬戰隊(HPS)打野選手身份親自上場,才是讓他成為 PCS 忠實觀眾的關鍵。
當時外界認爲地獄豬將以全敗黯然退場,他們卻以 7 勝 11 敗突破眾人期待,甚至僅數步之遙就能挺進季後賽;地獄豬與 DCG 的 48 分鐘大戰也讓 Steve 反覆回味,種種逆風反打、下剋上的情節令人熱血不已。
雖然 Steve 的《英雄聯盟》遊玩頻率不高,但他其實是手遊版《英雄聯盟:激鬥峽谷》的三年忠實玩家。手遊版的英雄、技能以及部分基礎知識與 PC 版相同,讓他得以在看比賽時更容易進入狀況。
術語太多,準備過程並不輕鬆
筆者尋思一名《英雄聯盟》口譯方法有二:一是讓熟稔翻譯技巧的人才花 1~2 個月從零開始學習遊戲知識;二是尋找熱愛《英雄聯盟》電競並具備多語能力的觀眾磨練翻譯技巧。
然而,譯者不但需理解遊戲基礎知識、非正式用語、戰隊生態、社群與聊天室文化等內容。筆者認為即使是專業口譯員,身為門外漢想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術語、產出符合觀眾口味的譯文簡直難如登天。
反之,熱愛遊戲的觀眾雖熟悉術語與文化,但口譯本身是一項專業技能,雙語能力並不等於口譯能力,除非極具天賦並經過密集訓練,否則也難以勝任。
綜觀 Steve 的經歷,筆者認為他屬於第二種人:憑著日本留學、日商工作的經歷讓他長年沉浸於外語環境,累積大量雙語轉換經驗再加上看比賽、玩手遊的經驗,讓他比起遊戲零基礎的人更能快速進入狀況。
準備過程方面,Steve 選擇看 LJL 的比賽,吸收日語主播賽評如何組織句子,順便了解前段班戰隊 SHG、DFM 的選角與戰術。不過,《英雄聯盟》日文術語大多是英文術語直譯或簡化,甚至可能和台灣玩家常用的方式略有不同,讓 Steve 也遭遇不小阻礙。
例如遊戲開局幫打野開紅/藍 Buff叫做「Leash(リーシュ)」;「塔的仇恨值」英文叫做「Tower Aggro」,日文則簡稱為「Aggro(アグロ)」;把敵方英雄逼出經驗區,台灣觀眾習慣稱之為「Zone out」,但日本觀眾將此行為稱為「Zoning (ゾーニング)」,同一詞彙也包含「團戰開打前,把敵方關鍵英雄逼出有利位置」的意思。
為了一併理解英文術語,Steve 也會看北美(LCS)的比賽幫助理解,平時也大量搜尋日本玩家的影片、文章,努力確保每字每句都能完全理解。而一個月後就得上陣,他坦言「準備過程並不輕鬆」,亦透露太細部的裝備名稱、符文由於訪問往往不會提及,因此準備優先級較低。
做選手的「外語分身」,也想在規範內達到娛樂效果
正常情況下口譯員是選手外語化身,譯文不該帶有譯者的個人色彩。然而,有時選手可能為了防止洩漏戰術而亂回一通,甚至是故意玩梗,此時就必須顧及中日觀眾文化差異並做出取捨。
例如 FAK 季後賽首輪賽事中,每個 BO3 總是會輸掉第二局,而 AD 選手 Wako 某次受訪被問及此事時憋笑說道「不知道耶......可能有人在作法吧?」
雖然台港澳觀眾明白 Wako 指的是 PCS 賽評老山的毒奶事蹟,網友們亦戲稱老山為「道士作法」,但考量到日本觀眾不懂梗,因此改譯為「不知道耶......可能被誰詛咒了吧?」以達到類似效果,而聊天室的反應也相當不錯。
不過,DCG 中路選手 Cryscata 在某次賽後訪問「已讀亂回」,在感謝粉絲的支持時竟沒頭沒尾地表示「謝謝支持,新年快樂」,讓 Steve 只能照翻;即使最終譯文讓日本台觀眾刷了整排問號,但也算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被線上被數萬名觀眾聆聽譯文,Steve 表示但賽後訪問的主角是選手而非口譯員,他只需理解選手的話語並忠實表達就安全下庄,因此熟悉流程後便感到十分適應。
至於是否曾因翻譯失誤,而產生如 PCS 主播賽評失言、賽後被抓進「Nash 小房間」聽訓的情況,Steve 則笑稱自己未曾被關進小房間,但亦有許多待改進之處,事後也會自我檢討並參考聊天室觀眾的反應調整。
線下賽由 SHG 獲取世界賽門票、上台發表感言時,首次上鏡的 Steve 也順利完成口譯任務,但開場時卻因西裝外套扣錯而意外受到線上觀眾關注。
他笑道,當天先負責在聊天室 Ban 人,接著又忙於準備賽後訪問問題,回過神來已被通知要上台,情急之下一穿就上,後台一片漆黑也剛好疏於注意;實際上他無意成為焦點,事後亦自嘲「西裝扣零分」。
但扣掉這點,Steve 的翻譯相當穩健,令許多觀眾眼睛一亮。SHG 的賽後媒體聯訪環節他更是兼任主持與口譯,除了場控能力十足,面對 SHG 上路選手 Evi 與教練組的長篇回答,他也能在保持譯文忠實之餘補充前後文的因果關係,讓筆者方便撰稿之餘更是心下讚賞不已。
展望 2025 LCP
以中日口譯身份陪伴 PCS 走完最後一哩路,Steve 謙稱十分幸運,並表示台灣《英雄聯盟》玩家基數雖不如以往,但他相信肯定有更多厲害的口譯曾經玩過本作,只要願意重新接觸肯定能迅速進入狀況。
除了語言能力以外,Steve 認為對電競充滿熱情也是成為《英雄聯盟》口譯的關鍵。他指出台灣懂日文的人很多,但口譯除了轉換語言以外還需了解文化背景,思考不同國家聽眾的觀感;再加上選手也會在台上做效果,要如何馬上 Get 到選手的梗並進入狀況,就得仰賴平時所累積的觀賽經驗與社群熟悉度了。
台港澳、日、澳洲、越南將於 2025 年合併為 LCP 聯賽,大部分比賽將於台北新建的電競館舉辦,也就是例行賽的賽後訪問就可能涉及中、英、日、韓、越等語言。Steve 已親身示範如何成為一名穩健的口譯,筆者認為 LCP 將會更重視語言人才,或許觀眾可以期待更多厲害角色加入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