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戰爭漫畫選讀:從《全員玉碎!》到《黃金神威》 那些殘酷而令人深省的時刻
戰爭在數千年來層出不窮,始終是人類歷史重要的一部分,以戰爭為主題的創作和娛樂產物因此所在多有,之於漫畫也不例外。
或許是受到包括手塚治虫、水木茂等人影響,這些實際經歷過戰爭的大師,作為現代漫畫的奠基者,每每在作品中譴責、控訴戰爭的暴行。因此,誡惕、否定戰爭的反省觀點,基本上就是日本戰後漫畫之於相關題材的主旋律。
雖然也有像小林善紀、江川達也那樣,擁抱軍國主義、歌頌戰爭價值的右翼作家,但正因為他們是少數而且觀點異端,才會特別被以惹人非議的形式所記憶。況且:小林和江川都是戰後才出生的漫畫家,主張戰爭正當性的說法,未免談得太過輕巧。
以下,筆者簡單羅列幾部早年經典和近期傑作,稍作分享。從純粹審美的眼光而論,它們都很「好看」,但其中有些真實殘忍令人不捨。部分故事力道之強,有時候甚至足以毀掉你一天的好心情。值得收藏,也請小心服用。
手塚治虫:《手塚治虫傑作選:「戰爭篇」》
「從今天開始,我可以光明正大地畫漫畫了!京子小姐,妳要當個歌劇演員……」
-《手塚治虫傑作選:「戰爭篇」》Vol.I p.44
首先,我們當然不能繞開他:日本現代漫畫的起源.手塚治虫。
在漫畫之神龐大的作品系譜中,以戰爭為主題者,最知名也最重要的,應該要屬晚期創作的中長篇:《三個阿道夫》(1983-1985)。不過其他短篇也同樣出色,甚至因為篇幅限制的性質,而在簡短的架構裡更加精煉。那些與戰爭有關的短篇,經由出版社集結成冊,就是《手塚治虫傑作選:「戰爭篇」》。
戰爭篇分 I、II 兩冊,共計十七篇故事,同時也有《怪醫黑傑克》、《午夜計程車》等系列作的相關篇章。收錄篇目的創作年份跨度很廣,涵蓋了 1968~1986 年間的作品。而即便是年代最早的短篇,包括〈死刑在三點整執行完畢〉和〈尋訪喬的男子〉(皆在 1968 年刊載),都已經是非常精彩、熱情、帶有高度諷刺意味的成熟作品。一如書名「傑作選」所揭示,其中絕大多數故事都值得細細品味。
還是中學生時的手塚治虫,曾親身經歷二戰期間的大阪大空襲。受到教條式的愛國主義壓迫,目睹燃燒的廢墟和屍體,實際見證戰爭帶來的毀滅性殘害,因此讓他對戰爭深惡痛絕。日本創作者在漫畫中遂行「對戰爭提出批判」的傳統,或許可以說是以手塚作為濫觴。而在轟炸間死裡逃生的手塚,也將這段經歷和在那之後的經驗畫成漫畫,就是收錄於此、帶有半自傳性質的〈紙堡壘〉和〈飢餓的藍調〉。
作為選集開篇的〈紙堡壘〉,尤其是漫畫史上的永恆經典。該篇不僅反映出手塚本人對漫畫至死不渝的熱愛,不勝唏噓的收尾也是對戰爭最沈痛的質問。
水木茂:《全員玉碎!》
「『全員玉碎』這個故事,有九成都是事實。」
-《全員玉碎!》 p.366(後記)
藉《鬼太郎》系列著稱於世、被尊稱為「妖怪博士」的水木茂,最近幾年有不少非靈異題材的作品被譯介進臺灣,我們才有幸看到妖怪大師其他更多樣的創作面向。
包括《漫畫昭和史》、《希特勒:20世紀的狂人》、《漫畫今昔物語》等等,內容都十分充實有趣。其中,《全員玉碎!》作為一部歷史紀實漫畫,其半自傳性的色彩,或許要比〈紙堡壘〉之於手塚治虫更加強烈。
事件發生在二戰時期太平洋戰區的南洋小島,丸山二等兵所屬的拜恩支隊,由於資源耗竭,又面臨美軍壓倒性的攻勢,因此支隊指揮官下達「玉碎」作戰的命令,也就是要全員自殺攻擊,以身殉國……。
水木茂筆觸基調詼諧幽默,但經此描繪出來的傳統軍隊惡質文化、瀕臨崩潰的日本皇軍精神面趨於瘋狂的樣貌,以及種種虛偽卑鄙的陰暗人性,反而因此更加恐怖。直接有過太平洋戰爭最前線的親身經歷,使其筆下的此般百態顯得無比真實。
比起手塚治虫,水木茂年齡要比他大上了六歲,因此當手塚作為學生、在日本本土接受「學徒勤勞動員」時,水木已經被迫徵召入伍,並且派到南洋地區對美作戰。
一如他本人在後記所說,《全員玉碎!》的故事有極高的真實性,像是玉碎指令下達後,小隊因為脫離大部隊而被咒罵「怎麼沒去死!?」,因此再度派出去送死的情節,簡直讓人看得目瞪口呆。極小的差別只在於:水木本人僥倖存活了下來,但也在當時得到瘧疾、遭空襲重創、從此失去了左手臂。
故事中濃厚的諷刺意味,可以鮮明體會水木茂作為戰爭直接受害者的憤懣。而我個人在手塚治虫和水木茂兩人生平的戰爭經歷中,感受到最可怕的事情是:假使他們在當時就不幸身亡,日本、乃至於世界漫畫的進程,恐怕要倒退數十年。特別是手塚治虫,還直接影響到日本電視動畫的發展……。
一個漫畫之神和妖怪博士在創作出諸多偉大作品前,就被戰爭殺死的可能世界——光只是想像,便讓我不寒而慄。
河野史代:《謝謝你,在這世界的一隅找到我》
「要是我死了,希望妳不要像拜其他戰死的人一樣拜我,而是面帶微笑的想起我。 要是妳做不到,就忘了我。」
-《謝謝你,在這世界的一隅找到我》下冊 p.18-19
以描繪平凡生活靈動為能手的河野史代,即便是就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進行創作,也仍以普通女性的日常為主體。藉由出身廣島的阿鈴少女時期到嫁為人婦,戰時所面臨的種種處境,《謝謝你,在這世界的一隅找到我》以相對微觀的視角,表現出當時候日本平民的生活實況。
河野史代一貫可愛輕快的筆觸,讓這部作品乍看之下相對輕鬆舒暢。然而一旦你開始這麼想,就上作者的當了。河野著力於刻劃大時代底下小市民的生活瑣事,並沒有要粉飾太平的打算。相反地,透過人民日用所需條件漸漸變差、戰事開始波及到大後方,終於使得百姓生活完全崩壞等種種描寫,前後反差對比強烈,更能突顯出平凡而瑣碎的日常之可貴,以及戰爭將一切微小幸福都予以粉碎的殘酷面目。
由於直接反映庶民生活,在眾多戰爭題材作品中,《謝謝你,在這世界的一隅找到我》應該與我們一般人的生命情境最為貼近。也因此從某種角度而言,這或許讓人更加恐懼。假使戰爭到來,那些平日習以為常的事物,包括:充足而容易取得的食物、能夠遮蔽風雨的住所、乾淨整潔的衣物和頭髮、完好健全的身體四肢、一段讓人稍微放空或幻想的午後白日夢時間……,都將不復存在。
值得慶幸的是,即便阿鈴和北條一家身遭戰事離亂,和其他許多人一樣面臨生離死別的打擊,最終依然能夠振作,樂觀而頑強的活下去。從不會陷溺於過度悲觀和感傷主義,是河野史代敘事上的一大特點。當此特色在戰爭題材這麼極限的處境中發揮時,展現出的勇氣和韌性,更是令人為之動容。
野田智:《黃金神威》
「你吃了柿餅之後,是不是也能找回上戰場之前的你?等一切都結束之後……帶我去你的故鄉吧。我也想吃吃看柿餅。」
-《黃金神威》Vol.10 p.189-190
將本作放在這個主題之中稍微有點怪,但也不算太離題。基於個人私心,還是想一併提及。
日俄戰爭過後,為了完成戰死好友醫治遺孀眼疾的遺願,人稱「不死之身杉元」的前陸軍士兵杉元佐一,遠赴北海道試圖淘金賺錢,意外被捲入有關愛奴族埋藏大量黃金傳說的爭端。圍繞著這宛如受到詛咒的大筆財富,關鍵線索是從網走監獄脫逃的多位重刑犯身上,藏有神秘暗號的刺青。面對各懷鬼胎的多路人馬,杉元與愛奴族少女阿席莉帕組成共同陣線,以蒐集「刺青人皮」、找到黃金為目的,展開了這場奪寶冒險……。
雖然《黃金神威》的故事設定在日俄戰爭之後,由於包括主角本人等大量登場人物(北海道第七師團全體),都曾經參與過當時戰事,因此不時會有戰時回憶插敘其間。地獄般的現代戰場,將這些士兵都鎚鍛成殺人機器,正好給予他們充足的身心強度來爭奪寶藏。每當不同勢力爆發衝突,特別是在短兵相接時,士兵們出手之果決、手段之凶狠,從中流露原始暴力的氣息,在在突顯出戰爭留給他們的「遺產」,就是那突破理智限制的兇暴性。想知道什麼叫「往死裡打」?來看《黃金神威》就對了。
有些時候,作者更細密刻劃了戰爭心理創傷帶來的深遠影響。這可以直接從杉元對阿席莉帕的表白深刻體會:
「我說服自己:俄國佬跟我們日本人不一樣,肯定會死得毫無痛苦……在戰場上,如果不把自己毀了,徹底成為另一個人,是無法戰鬥下去的。我們如果不這麼做,就沒辦法在戰場上活下來。」「那些即便回到日本也無法找回自己的人,心會一直留在戰場上。」
-《黃金神威》Vol.10 p.186-187
而戰爭之外,《黃金神威》其實還有其他更多形形色色的世情描寫。藉由杉元與阿席莉帕等一行人為了追查黃金線索,因而踏足北海道及庫頁島等各地,野田智近乎偏執的以博物志形式,將二十世紀初期遠東北境的種種庶民風情、經濟活動、史地文化都融入其中。特別是關於愛奴族和鄂羅克族等少數民族文化表現,像是狩獵、建築、飲食、紡織、傳說、信仰習俗等等,堪稱事無巨細地翔實呈現了出來。
除了內容新奇之外,由於作者的鋪陳有趣又充滿熱情,這些「北海道風情畫」讀起來也都十分引人入勝,絲毫沒有生硬的枯燥感。
光看到每集單行本卷末的大量參考資料列表,還包括愛奴語、俄語、鄂羅克語監修的工夫,就可看出野田智於本作所傾注的心血之深。不只是故事極其精彩,圖像兼有優美、魄力和幽默的表達工藝,更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介紹、推廣、保存愛奴文化的意義。《黃金神威》這部作品,無疑是二十一世紀以來至今,日本漫畫最偉大的變數。
今日町子:《cocoon 繭:沖繩姬百合隊的血色青春》
「失明的小雛真是幸福,因為她不會看見這樣的現實世界。」
-《cocoon 繭》 p.66
我其實很大一部分是為了想推廣這本書,才開始動筆寫這篇文章。
在臉譜於今(2021)年 7 月底出版本書以前,恕個人孤陋寡聞,我從未聽說過這位作者。但讀完之後,今日町子這個名字,相信我會永遠銘記於心。
比起一般的連載漫畫,今日町子寫意的筆觸,顯然要更靠向圖文書一些。然而,和常見以作者個人日常體驗紀錄為主、往往帶有「私小說」特色的圖文書不同,《cocoon 繭》是一部貨真價實的戰爭文學,不僅選材獨特,以戰爭中的女性醫療後勤人員為主體,而且——她們都還只是學生、只是一群孩子……。
姬百合學徒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沖繩島戰爭時,集合島上的高校和師範學校女學生,配合協助後送官兵醫療護理的特別編制。由於沖繩島戰況異常慘烈,還有皇軍眼見敗象便自我放棄,轉為強暴、屠殺島上平民,或強迫自裁的情事,僅平民死亡就超過十萬人。而《cocoon 繭》所聚焦描寫的姬百合隊,也有將近八成喪生。正值芳華之年的青春少女含苞待放,卻因為戰爭的蹂躪,最終一個個以不該是人類的死法死去。
那些本該還是愛照鏡子愛漂亮、喜歡作白日夢、期待來日戀情年紀的少女,逢此絕境,根本就來不及長大、迎向本該屬於她們的未來。透過今日町子細膩又不失冷靜的筆法,箇中種種悲劇,被含蓄卻也精準的表達出來了。
彷彿《羊男的迷宮》那樣魔幻寫實,《cocoon 繭》的主角少女桑,也藉由幻想世界來抵抗、逃避現實的摧殘。透過手上殘留的肥皂香氣,可以幫助她穿過散落著破碎屍體的道路;透過將士兵看作是白色人影,可以幫助她克服面對男性的恐懼;透過想像身邊包覆著一層白繭,以及遠在東京、從未見過的白雪,可以幫助她感覺自己仍在保護之中,或者逃離這個毫無慈悲的世界……。
我在讀這本書時,經常為其中描繪的情景頭皮發麻、渾身戰慄,並且深深為身為一名男性而感到羞愧:古往今來主動發起戰爭的,絕大多數難道不都是男人嗎?而因此被捲入、遭受殘害的女性和孩子們,又是何其不幸?
「假如真有什麼辦法可以對付殘酷的現實或過於巨大的敵人,那也許就是我們自己所擁有的甜美的想像力了吧。砂糖能鏽蝕鋼鐵嗎?」
-《cocoon 繭》 p.208(後記)
同場加映-小梅京人:《戰爭沒有女人的臉》
「她那複述寫作法的作品,為當代世人的苦難與英勇樹立了一座紀念碑。」
-20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讚詞
2015 年,出身白俄羅斯的記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獲頒當屆的諾貝爾文學獎。
亞歷塞維奇得獎有一個重要特殊性,那就是完全紀實性的報導文學,終於受到純文學最高殿堂的肯定,而不再僅由小說、詩歌、戲劇獨占鰲頭。在此之前,只有1970年得獎的亞歷山大.索忍尼辛(也是舊蘇聯作家!),其《古拉格群島》帶有類似性質。然而,索忍尼辛並非純紀實文學作者,更多時候還是一位小說家。亞歷塞維奇以純粹報導文學得到桂冠,其歷史意義不言可喻。
四年後的 2019 年起,日本漫畫家小梅京人作畫、速水螺旋人監修,根據其著作的第一部報導文學改編而成的漫畫,就是《戰爭沒有女人的臉》。
在《戰爭沒有女人的臉》中,作者透過與數以百計的採訪對象進行訪談,針對那些在二戰時實際參與衛國戰爭的女性種種經歷,寫成一則則第一人稱敘述的回憶性質報導。包括洗衣婦、醫務士、游擊隊員、步槍兵、狙擊手、戰車連裝甲兵等等,有些情節精彩離奇,有些故事悲傷惆悵。就像書名所傳達的意念,這部作品意欲彰顯的,就是在戰爭的大歷史、大敘事基調下,往往被忽略、被隱蔽、但同樣在那當中生存奮鬥的女性經歷。
曾以《狼與辛香料》漫畫版著稱的小梅京人,將這麼一部巨著改編成漫畫,當然是一大挑戰。值得稱道的是,擅長美少女形象作畫的小梅,其可愛又清新的畫風,可說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亞歷塞維奇原作的嚴肅氣質。經由專人監修,也確保畫面中出現的種種二戰時期蘇聯軍備、服裝等物件,能夠符合真實正確地呈現出來。
然而,雖說漫畫版有舒緩嚴肅情節的效果,但部分橋段經由畫面表達,反而更加怵目驚心。
舉例來說,其中一個故事的片段描述蘇聯女兵參軍入伍後,有好一段時間都沒能配給到女性衛生用品(畢竟,蘇聯在此之前都還只有男性從軍),因此在行軍時,正逢生理期的女兵,只能強忍恥感與不適,任由經血浸透褲底、變硬結塊,然後沿路滴落斑斑血跡……。
如同亞歷塞維奇其他作品(像是《車諾比的悲鳴》),其高超的文字組織技巧,搭上那些真實而悲愴的人生百態,經常讓人讀了感到倍受煎熬。而今有漫畫版改編,無疑是鼓勵讀者親炙這偉大而充滿道德勇氣的文學著作,一道良善的入門進路。
可惜,漫畫版雖然在日本已經出了兩冊單行本,但臺灣則尚未代理繁體中文版。現在只盼有出版社願意發行,好讓更多人藉由漫畫認識到那其中的點點滴滴,便是讀者之福了。
絮語:其他更多更多
上述舉隅,只是歷史戰爭題材漫畫的一部分,你或許也知道,這裡還有一些經典尚未提及。像是中澤啟治的《赤腳阿元》,以廣島原爆前後倖存者的艱難生活進行描寫(作者本人就是原爆倖存者!);坂口尚的《石之花》,則刻劃了二戰期間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迫害猶太與於此之間的民族衝突。更別說小林源文那一大批現代軍武相關的寫實戰記漫畫了。
而本文並未提及的西方創作,也值得更多關注,特別是亞特.史畢格曼永恆的《鼠族》,以象徵手法表現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慘況,卡通風格和擬人化的動物形象,反而形成更強烈的精神獵奇效果……。
由於題材本身的嚴肅特質,這些相關描寫有時候讀了讓人感到痛苦、難受,甚至以「娛樂性」來指稱都會是失禮的。愉快的感受不該是我們從中所追求,但那些發人深省的血淚刻劃,以及作為描繪精到的歷史迴響本身,都讓凡此種種嚴肅作品,基於誠實和人道精神的價值,成為人類文明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