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Ware前製作人談《闇龍紀元》:原本打算成為價值接近10億美元的IP
前 BioWare 執行製作人 Mark Darrah 最近發布影片細數超過 20 年的心路歷程。據悉,EA 原本希望《闇龍紀元》系列成為價值 10 億美元的 IP,並希望他能夠負責擬定出一套讓這個願景實現的計劃。
雖然 Mark Darrah 承認,即使是紙上談兵也難以想像《闇龍紀元》系列能達到如此宏大的目標,但他仍表示自己擬定的計劃有機會達到相去不遠的成績,方法之一便是更快速地推出全新的《闇龍紀元》系列作。
影片中,Mark Darrah 解釋一切計劃始於 2016 年:當時 BioWare 正計劃其中一個開發代號為「Joplin」的《闇龍紀元 4》版本。
「依照過往經歷,EA 會希望一個系列變得更龐大。他們想要看到一個價值 10 億美元的 IP,或是說他們只是想要打造 6 款或 12 款最棒的遊戲。所以 2016 年我為《闇龍紀元》系列擬定了一套發行計劃。當時的想法是讓『Joplin』擁有一個較普通的開發時程。」
「當時我想《冒險聖歌》仍預定要在 2018 年發行,所以『Joplin』大概會在 2019 或 2020 年推出。但我的想法是:推出『Joplin』後我們還會快速推出兩款續作,每款之間只相差 18 個月。」
總之,當時 Mark Darrah 的計畫是減少 DLC,頂多讓一款遊戲獲得一部資料片,接著便立刻開發續作。
可惜的是,「Joplin」的開發很快就因為開發資源調度至《質量效應:仙女座》而遭暫緩,而之後 EA 又將資源調到《冒險聖歌》。隨後,開發團隊又突然決定將《闇龍紀元 4》改成服務型遊戲,讓「Joplin」正式胎死腹中,並改成了新版本「Morrison」。
然而,「Morrison」也遭到棄置,最終幾經修改,BioWare 才決定不做服務型遊戲,回頭繼續做純單機遊戲,也就是後來發售的《闇龍紀元:紗障守護者》。
可惜的是,《闇龍紀元:紗障守護者》嚴重未達預期,整個系列前景堪憂,不只 BioWare 陷入裁員潮,EA 也將現有資源投入到下一款《質量效應》上,因此 Mark Darrah 當年構思的快速發行新作計劃也不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