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川一/新海誠系列電影私心排行,你最喜歡哪一部?
嗨各位我是井川一,歡迎來到我的新海誠系列的第三集。今天我們來講新海誠全7部電影的排名,新海誠作為一個導演拍電影至今也已經快20個年頭了。
不得不說,端看其他像宮崎駿,今敏,細田守,甚至庵野秀明等,也是非常知名的動畫導演的發展歷程的話;一般來說,這些人通常會在第一部獨立原創電影建立屬於自己的特徵。然後到某一個時期,達到評價與綜合品質的高峰之後,越往後面就會慢慢的開始偏向小眾、個性化、劍走偏鋒的路線去發展。
可是就只有新海誠,這一個幾乎可以說是所有導演中「受眾最固定,類型最單一,反正就是文藝愛情片嘛」的導演,就只有他,在所有人都認為他的風格已經固定到改無可改的時候,
卻因為一部《你的名字》,而一夕之間,成了最接近宮崎駿繼承人的第一候補,關於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們可能以後再來跟大家聊,我們現在還是回頭來看看,新海誠這20年來所累積的經典作品吧。
備註.:此文章包含全作品的微劇透。
7.《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
呃好吧,第七名,我們看到的是雲的彼方約定的場所。先說,我並不認為它是一部爛片還什麼的,只是⋯該怎麼說呢,這同時也是這部片對我來說最大的問題,「它沒辦法帶給我任何的情緒波動」。
《雲之彼方》的背景設定在一個神秘的未來世界,故事講述兩個男主角準備前往夢中世界,拯救沈睡中的女主的過程,平行世界、巨塔還有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對,新海誠以前真的是有搞過這種超級複雜沒人看得懂的科幻題材。
可是問題來了,當時的新海誠還以所謂的「影像文學」聞名,當然講白話點也就是「幾個畫面配一段好像很優美的詞句。」
必須說這招在《她和她的貓》,《秒速五公分》這一些「單從一兩個人角度出發念旁白」的作品裡面,都還算是管用的。因為這大概是電影唯一一種可以讓我們百分之百跟讀小說一樣,去深入了解角色心境的手法。
可是⋯當一部片三個主要角色,通通都用幾乎一樣平的語氣,講著他們內心的掙扎,然後觀眾腦子裡還在想:「等一下,剛剛那個機器是什麼原理?」的時候,真的是⋯有點難把自己代入到任何一個人身上
而且你知道,這部電影的結局其實某種程度上,跟《天氣之子》的結局是同一個原理,只是⋯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特別好,或特別壞的結果,沒有得到任何好像有點滿意,或者不滿意的答案。
就跟我看完這部電影的狀態是一樣的:什麼都沒有。我沒有感受到任何,連憤怒都沒有,任何一丁點情緒波動,我看過跟這部最像的電影應該就是《EVA Q》了吧。
6.《追逐繁星的孩子》
第六名《追逐繁星的孩子》。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期待它一開始就出場,可是摸著良心講我看得還蠻開心的,而且本作絕對不是一部「沒辦法享受」的電影。
《追逐繁星的孩子》劇情講述女主角與她學校的老師,因為一些因緣巧合而來到了地下的死後世界冒險的故事,是的,我想光看畫面就能看出來這部當初之所以吃癟的,至少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太吉卜力」。
可是我真的得說,在那些「不是吉卜力出的,但卻長著一張吉卜力臉」的電影裡面,追逐繁星起碼也是可以排到前三名的了,不過對,它的確是一部問題不少的電影這無可否認,
不過光是看到新海誠沒有在秒五的成功後,就此決定把文藝愛情片的道路一路走到黑,仍然願意去突破自己的框架,挑戰不同種類的題材,光是這一個精神也絕對是值得鼓勵的。
5.《星之聲》
再來第五名,新海誠的(長篇動畫電影)處女作ー《星之聲》。故事背景設定在2047年,但手機還是超TM老舊的平行近未來世界;講述男女主角隔了一整個銀河系,單靠一條條的郵件聯絡的傳訊過程。
是的,本作放到了現在不管是作畫還是CG都已經老舊到了有點可笑的地步哦,不過,《星之聲》所帶出的那種,微小但同時卻又非常強烈的情感,可以說是從頭到尾貫穿了新海誠早期的職業生涯。
特別是本作的場景設定在了一個浩瀚,沒有邊界的外太空之中,傳一條小小的簡訊隨便就得花好幾年的時間,在這樣的狀況之下,人與人之間的牽絆到底有多麽的微不足道,更是被完全凸顯了出來。
就我自己私心的喜好,如果哪一天新海誠會想給某一部作品拍續作的話,我個人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星之聲2》,不只是因為它故事沒有講完,而是這個世界觀跟故事的核心價值真的是太吸引人了。
3.《你的名字》
接著沒有第四名,我們直接看到了第三名ー《你的名字》。好吧,它的故事在講什麼應該是唯一我不用特別解釋的,但反正,不管《你的名字》讓新海誠的電影變得多大眾,甚至可能讓老粉覺得他已經不是原本的新海誠,
但我們真的還是得對新海誠「他在經歷了前面追逐繁星的失敗後,仍敢再度挑戰,突破自我」的這份勇氣,致上最高的敬意。
好吧說回電影本身,就《你的名字》這部電影來說,光從它的敘事就能強烈的感受到新海誠的「爆發」,各種驚鴻一瞥的蛛絲馬跡;無聲無息的騙人剪接,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拍出一部很爽的商業片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實際上絕對不是,
就跟你不會覺得高中老師當起來比大學教授輕鬆一樣,《你的名字》雖然還是一部愛情片沒錯,可是它的結構絕對不會比任何一部懸疑,解謎電影鬆散。
它的前半段,看似就是很普通的把劇情給帶過去,然後偶爾穿插幾個笑點,實際上卻打從最一開始,就一點一點鋪下了各種,為後面事件做鋪陳的線索。這真的是一部看第二次反而更有趣的電影。並且於此同時,本作更是集結了新海誠以往幾乎所有作品的要素:
《星之聲》跨越時間的訊息,對應瀧跟三葉穿越時空(3年)的交換。
《雲之彼方》男女主角在半身之時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重逢,對應瀧跟三葉在山上初次見面的場景。
《追逐繁星孩子》中的彼岸世界,對應系守町的神山。
《言葉之庭》引用過的《萬葉集》;還有它的女主角小雪老師。
以及電影最後那個、完全致敬《秒速五公分》的結局。
現在的電影中太多所謂的致敬,集大成,最後都淪為純粹賣個情懷,沒有靈魂,拿來充數的手段。可是《你的名字》在集結了所有以往元素的同時,一丁點也沒損自身的樂趣以及感動。本作是一個里程碑,但也是一個全新的起點,所以《你的名字》就是我的第一個第三名。
3.《秒速五公分》
再來第二個同樣並列第三名的ー《秒速五公分》。對的,當別人問到你最喜歡的新海誠電影,你想回答一個很屌但又不會被別人當作「哎呦,假新海粉哦」的答案的話,回《秒速五公分》永遠會是最保險的答案。
好啦、我開玩笑的。
不過這也證明了《秒速五公分》對新海誠現今的地位有多麽大的象徵意義,它就是舊新海誠時代的最高代表,《秒速五公分》的故事分成三個章節,分別講述男主角跟女主角從認識,相戀,到漸行漸遠的過程。
不用我多說大家也應該都能看出來、本作的一大核心就是「距離」。心的距離、人的距離以及時間的距離,
有時候就算「人的距離」隔了好幾個小時的車程,但他們的「心」還是緊緊的靠在一起;有時候就算「人的距離」近在咫尺,但「心的距離」卻像隔了一個宇宙那麼遠;有時候就算互相傳了好幾封郵件,但「時間的距離」終究還是無法彌補。
這樣的距離是如此的平凡,就算不一定是跟愛情有關,但是肯定任何人應該都多多少少,能在本作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這或許也是《秒速五公分》至今地位仍難以動搖的原因吧。
2.《言葉之庭》
第二名,《言葉之庭》,是的,這部本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最喜歡的新海誠電影,本作的時間背景設定在梅雨季節,劇情講述夢想成為鞋匠的少年「孝雄」跟他在公園的涼亭偶遇的神秘女子「雪野」的故事。
繼《追逐繁星的孩子》的微微滑鐵盧後,新海誠接著推出了《言葉之庭》這一部只有40分鐘左右的小電影,這某種程度上既有回歸原點,重新確認自己的根本的意思;同時也是新海誠的一次對電影畫面呈現的一次實驗。
畢竟各位光看這個畫面,應該也能深刻感受到本作在視覺上的震撼力了,別忘記,這還是一部2013年的電影,我至今都還記得第一次,跟宅友在西門町特映場,看到這個等級的畫面的震撼。
其實這個部分對我來說,也顯示出新海誠跟日本其他主流的動畫導演像是宮崎駿,細田守的最大不同,就是新海誠完全願意去擁抱最新的技術,不斷的挑戰去把cg跟手繪作畫融合的更加自然。
就連分鏡也不只是就坐在書桌前埋頭苦幹,新海誠實際走到街上、車站裡,用iPhone捕捉下所有人類感官可感知到的資訊,最後創造出來的,就是本作遠超其他動畫的表現力,跟彷彿能把人給吸進螢幕裡面的身歷其境感。
好的講完了畫面,我們還是得回頭說故事的部分啊。繼秒五的「距離」,追逐繁星的「放下」後,《言葉之庭》這次講的是一個關於「前行」的故事。一個還不懂怎麼踏出通往夢想的第一步的少年孝雄,以及另一個忘記了向前走方法的的大人雪野。
他們都被卡在了人生的某一個階段,看不清未來的方向,本作中引用的一部重要的經典—《萬葉集》中所描寫到的「戀 こい」,在詩集中寫作「孤悲」。
孝雄跟雪野他們兩人之間的情愫,其實並不像是一般我們會看到的互相看到了對方的好,反而更像是兩個同樣孤單的靈魂產生了共鳴,因此互相吸引。孝雄是雪野,雪野也是孝雄;在風雨中的一個避雨的涼亭。
而看他們如何影響彼此,重拾向前走的動力,就是新海誠放到了本作的另一個重要關鍵物品—「鞋子」上的意象啦,人生不會總是風調雨順,遇到挫折了,就停下來,休息一下,然後繼續向前走。
1.《天氣之子》
最後第一名ー《天氣之子》。關於本作我想說的話大概都已經在之前的文章都提過,這裡就不再贅述。對,新海誠的影像文學沒有回來,我不敢說今後就不會回來了。但至少《天氣之子》告訴了我們,「新海誠絕對沒有為了安於現狀而放棄前進。」
這是一部比《你的名字》更樸素,但卻也是一部更為真誠的電影。我猜新海誠它在其中所闡述的議題、灌注的情感,不管是天候變遷還是年輕人議題,應該在今後都會跟《星之聲》的「距離」一樣,變成新海誠後續作品的主要核心。
而且有趣的是,我們每次說退休,但一定還是會回來拍電影的頑固老爹—宮崎駿,他預計復出的作品片名叫ー《你想要活出什麼樣的人生?》,這其實跟《天氣之子》新海誠想要傳達的東西,意外地蠻異曲同工的。
我不是很喜歡把誰跟誰湊對成什麼業界CP、還是什麼師徒接班人之類的,而且如果真要說的話:相較細田守,庵野秀明,新海誠本人應該是真的跟宮老比較不熟的。可是很明顯,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新海誠確實是那個「最有資格」接替宮崎駿的,代表本世代年輕人的動畫導演。
總結
好啦,以上就是井川一的絕對私心新海誠電影的排行了,當然除了電影、新海誠肯定還是有非常多優秀的作品值得我們去欣賞,像是廣告《Crossroad》跟短篇動畫《她和她的貓》,這些以後有機會的話我再找時間跟大家聊聊。
如果各位有其他導演或者編劇,希望我做一篇文章聊聊他們全部的作品的話,歡迎留言告訴我。我是井川一,我們下篇文章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