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夜叢林》遊戲改編自同名電影,忠實呈現第一人稱恐怖探索氛圍
製作過《層層恐懼》(Layers of Fear)的波蘭遊戲製作工作室「Bloober Team」,最近在 PC 和 Xbox 平台上,推出了一款新的第一人稱恐怖遊戲《厄夜叢林》(Blair Witch),這款遊戲是改編自 1999 年上映的同名電影《厄夜叢林》。遊戲的主要故事,是描述身為警察的主角埃利斯(Ellis),為了尋找失蹤的小男孩,隻身誤入了傳說中的「布萊爾女巫」(Blair Witch)所在的迷幻森林,進而遇到的一連串事件。遊戲已經於 8 月 30 日發售。
原作為第一人稱恐怖電影始祖 搭配行銷手法爆紅
提到《厄夜叢林》,假如是和小虎我一樣差不多年紀的人,第一個會聯想到的,絕對不是遊戲,而是電影。這部電影最早於 1999 年上映的時候,小虎自己還是大學生,我們手上拿的還是 Nokia 6150 這種STN液晶手機,還沒有所謂的自拍或是直播,就連數位相機都還沒有普及,網路社群或數位行銷也還沒有壯大。可以想見,是個容易造成資訊不對等的時代。
電影《厄夜叢林》的英文原片名叫做「The Blair Witch Project」,運用類似第一人稱紀錄片的拍攝手法,透過不同當事者的角度,然後全部串接起來,讓觀眾覺得這彷彿就是真實發生的事件一般。雖然當時這部片的拍攝成本很低,而且影片本身的精緻度也不是很高,但當時電影公司卻相當高明地,利用散播訊息的方式,讓許多人以為這部片子是真實改編的,其行銷手段堪稱一絕。
因此電影《厄夜叢林》原本默默無名,後來一炮而红,甚至有許多影迷在觀看該片之後,都紛紛跑到故事之中所提到的馬里蘭州小鎮去觀光。因為很多人被電影公司所放出的訊息所迷惑。大眾信以為真,相信真有布萊爾女巫(Blair Witch)的傳說,結果造成當地居民的困擾。能有如此表現,也算是當初電影公司和導演所意想不到的。
在成功營造出「布萊爾女巫」這個傳說的世界觀之後,隔年又推出了續集電影《厄夜叢林 2:陰魂怒吼》(Book of Shadows: Blair Witch 2)。這次就不再是採用紀錄片方式呈現,而是傳統的恐怖懸疑片。故事主要是描述在現實生活中,因為看了第一集事件之後,有很多人都真的去當地探訪,第二集的主角群們也是如此,他們真的跑到了該處的森林裡面,沒想到卻真的發生許多奇怪的事情,讓他們彼此做出各種脫序行為,甚至彼此傷害。
續集主要是用許多事件,來營造出「布萊爾女巫」這個看不見的恐怖元素,只是該片上映的反應似乎平平,並沒有像第一集那樣爆紅。票房表現只能說普通。
後來又過了 16 年,才又在 2016 年時,推出了電影《追殺厄夜叢林》(Blair Witch)。這部片的故事就真的是延續第一集的時空,敘述第一集的女主角的弟弟在當初那起事件的 20 年之後,心血來潮想要去找姐姐(光是聽到這理由就覺得有點瞎了,都過 20 年了耶...),所以和親朋好友組成了隊伍前往森林探險。
這回有現代科技的幫忙,手機、數位攝影機、甚至是空拍機,畫質提升、加上光學防手震,理論上片子應該可以表現好一點,只是可惜的是劇情編寫不夠完美。整部片看起來比較像是靈異片,看得出試圖保留第一集的第一人稱式恐怖,但多數地方處理得也沒有同性質的電影來得好,評價也是普通。
遊戲改編忠實呈現電影元素 尚屬佳作的小品恐怖遊戲
回到這次要介紹的遊戲主題,遊戲《厄夜叢林》採用第一人稱的方式來進行遊玩,算是選對路,畢竟這個方式最能感受到恐怖。只不過遊戲大多數時間,都會在比較暗的地方,僅能靠手電筒的光來照明探路,加上很常需要四處轉換視點找尋物品或是敵人(尤其是敵人戰鬥,真的很容易讓人不知道看哪裡),以及系統很常利用模糊震動特效,所以可能會讓某些玩家容易感到頭暈眼花。
遊戲在探險過程中,用到不少電影《厄夜叢林》的元素,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手持攝影機和磁帶這部分,在電影中它常被用來檢視與紀錄,挪到了遊戲中也是,而且通常會是解開謎題的關鍵道具,這點做得算是很不錯。
有些人可能會將這款遊戲拿來與小島秀夫之前所做的幻之作品《沉默之丘:P.T.》比較。不過小虎是覺得兩者風格差蠻多的,這款《厄夜叢林》遊戲,比較像是用遊戲的方式,讓玩家去感受電影裡實際的那種壓迫與迷幻,和《P.T.》的謎團式玩法差異很大。
本作算是一個比較小型的恐怖遊戲,以售價和相對應的體驗感來看,算是差不多可以接受。畫面的表現不算差,上市初期的許多遊戲 bug 也都很快地修復,基本的遊戲體驗算是 OK 的,雖然目前僅有簡體中文可以看,但整體而言是尚可一玩的小品恐怖遊戲。
後記
如果說,要小虎自己提一個對這整個系列包括電影和遊戲的意見,我比較不滿意的地方大概就是:「為什麼不願意把故事好好說完全?」直到現在,這個系列都沒有「真正地」將布萊爾女巫的真面目,以及她的來龍去脈做一個完整的解說,玩家與觀眾在這些作品,頂多都只知道她如何操弄人心,造成幻覺與恐懼,進而一層層加深對於這個元素的懼怕程度,也許目的是達成了,但對於長遠的故事觀來看,實在不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