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騎士之戰》走過20年頭持續進化中,站穩一方的2D格鬥遊戲
近來台灣的防疫工作之長久努力已經有了成果,連續數日的零確診與近一個月無本土病例的新聞,著實讓大家感到輕鬆許多,儘管還不能完全掉以輕心,但較之前比起來,大家臉上的緊張感終於得以緩和,玩起遊戲也開心多了。比較遺憾地大概就是今年的數個大型遊戲展覽都得取消了,包括大家很期待的「TGS」東京電玩展。
提到 2D 格鬥遊戲,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第一個聯想到像是《快打旋風》、《格鬥天王》等較為老字號的作品,不過在 1998 年的今天,有一款相當特殊的 2D 格鬥遊戲,正悄悄地將 2D 格鬥的境界,又帶至另一個新的層次,而且至今仍舊有非常優秀的作品出現。那就是 2D 格鬥遊戲迷們絕對不陌生的《聖騎士之戰》(GUILTY GEAR)。
將 2D 格鬥遊戲導入全新流暢感的代表作品
1998 年 5 月 14 日,當時還無法稱為一方格鬥遊戲開發霸主的「Arc System Work」公司,在初代的 PlayStation 上推出了聖騎士之戰這款遊戲,也是該系列的第一個作品。當時差不多時間同樣在初代 PS 主機上發售的還有移植作《格鬥天王97》(1998.5.28)、以及隔一個月就出現的《餓狼傳說 Real Bout Special》(1998.6.25),因此會注意到聖騎士之戰的人其實不算多。
不過這款 2D 格鬥遊戲在推出之時,的確讓一些玩家感到耳目一新,過往的 2D 格鬥作品,節奏通常都屬於較為平實,注重所謂的「立回」(即隨時保持距離,再伺機行動)玩法,但聖騎士之戰很不一樣,在打鬥的「接續感」上下了很多功夫,可以讓玩家一次使出行雲流水般的攻勢絲毫不停止,比較不會有所謂的「僵直」。
遊戲中也有像是空中衝刺,快速跳躍,空中多次追打等要素,只要是有稍微練習過,都可以打出一套非常華麗的連段,甚至直接把敵人一次擊倒都是可能的。再加上這款遊戲有所謂的「一擊必殺技」,只要成功打中對手,就是直接將對手剩餘血量給扣至零,一發逆轉。
不過這款初代聖騎士之戰,就整體而言尚不是非常完整成熟的作品,角色人數僅有 13 名,且角色之間的平衡度也不夠好,加上初代 PS 主機的機能有限,畫面水準算尚可。頂多只能說是初試啼聲的試驗作。
畫面、系統、聲優、音樂都出色 站穩腳步逐漸成一方
不過有了前面的經驗,相隔兩年之後,在 2000 年率先於大型電玩機檯登場的《聖騎士之戰X》就真的讓大家感到驚豔了,平台機能提升,將畫面的素質也整個往上拉,光是角色的美術和背景等等,就已經非常華麗。搭配上原本就有的流暢感打鬥,以及發動必殺技的炫目效果,想讓人不注意到這款作品都很難。
自此之後的聖騎士之戰,就逐漸走出自己的風格,整體遊戲的表現都很好,找樂團來錄製背景音樂和片頭動畫曲,並且請來聲優們為每位角色配音,讓遊戲中的角色表現與刻劃都很生動,有不少很有魅力的角色,像是常常登上封面的兩位主角索爾與凱、因為受到 GEAR 攻擊而失去一眼和一手的豪爽女武士梅喧,X的最終頭目「蒂姬」(Dizzy),以及從小被當成女孩養育成人的布里吉特(Bridge)...等等,這些角色讓玩家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很常成為 Cosplay 的題材。
後來聖騎士之戰在 2002 年推出 XX,也以此為基礎,後續數年都推出各種調整版本在各個平台上,甚至也有在掌上型主機上推出作品,以及在 2007 年推出一款 3D 動作遊戲。
持續進化無止境的聖騎士之戰
在去年 2019 年 8 月舉辦的格鬥賽事「EVO 2019」上,Arc System Works 宣布將要推出聖騎士之戰的最新作品,當時尚未定名,後來才正式宣布其名為《聖騎士之戰 -STRIVE-》,喜歡該系列的朋友都相當興奮,因為這是繼 2014 年推出的《聖騎士之戰 Xrd -SIGN-》之後,隔了六年才又有的新作品。
預計要在 2020 年秋天登場的《聖騎士之戰 -STRIVE-》,以 Unreal Engine 4 重新打造遊戲,將帶給玩家更為流暢以及動畫感十足的視覺享受。該作將會以 Unreal Engine 4 打造,給玩家們帶來更強大的視覺體驗,原本預定會在 2020 年秋天推出,可惜由於肺炎疫情影響,Arc System Works 在今日(5/15)宣布,該作將會延期到 2021 年春天發售。因此想玩到的朋友得再耐心等等。
從 1998 年到如今,聖騎士之戰推出也過了 22 年,系列之父石渡大輔至今依舊為這款作品挑戰極限,一次次的進化,都讓玩家讚嘆不已。也讓大家相信即使來到追求完美多邊形的今日,2D 格鬥遊戲還是可以走出自己的路
同類好文
劇情逐漸哲學 《電馭叛客2077》之「我是誰?我在哪?我...
遊戲一定要有簡單模式?現在有更多「輔助機制」幫助玩家調整...
《電馭叛客 2077》「夜城」背景速讀 最初目標是打造無...
角落漫談/從射鵰英雄傳到惡魔靈魂 中文化對遊戲推廣有多重...
《刺客教條》系列長評:那個真.刺客教條的美好年代
《刺客教條》系列長評:不再「刺客」的刺客教條
先上車後更新 《電馭叛客2077》短評兼談現代遊戲的BU...
藉著《電馭叛客 2077》 CDPR在中國正踏出巨大的一...
遊戲史上的今天/藍色獵人《洛克人X》帥氣登場,突破元祖再...
《電馭叛客 2077》彩蛋大蒐集:從《巫師》《攻殼》到《...
《電馭叛客》系列世界觀總整理!從桌遊到電玩時間軸一次理清...
「電馭叛客」還是「賽博龐克」?淺談在地化翻譯的推廣之難
遊戲史上的今天/《ICO迷霧古城》淒美問世 「絕對不放...
從盜版王國萌芽 「CD Projekt」何以成為獨霸一方...
LOL/S11裝備大改為何讓玩家叫苦連天?淺談改版影響與...
實況主應該付遊戲授權費才能直播?遊戲開發者一席言論引發論...
遊戲史上的今天/格鬥籃球《1 on 1》,井上雄彥擔...
遊戲史上的今天/武俠經典《金庸群俠傳》誕生,野球拳練起來...
電玩小辭典:「農」 身為現代玩家就是要農到懷疑人生?
泰瑞變身襲臀癡漢?拳皇手遊廣告爭議下的性別歧視與 IP危...
《英雄聯盟:激鬥峽谷》試玩 細數與PC《英雄聯盟》機制的...
《原神》最糟的不是抄襲,而是希望你覺得它有抄襲
遊戲史上的今天/反套路RPG《天地創造》 大作夾擊下被埋...
遊戲史上的今天/《忍者龍劍傳》經典忍者角色誕生,四處客串...
你不可不知的遊戲史略:《高分得勝:電玩的黃金年代》
LOL S10世界賽/帶你認識小組賽戰隊 - Group...
LOL S10世界賽/帶你認識小組賽戰隊 - Group...
LOL S10世界賽/戰火即將引爆!帶你認識入圍賽10隻...
遊戲史上的今天/家機Roguelike代表《特魯內克大冒...
遊戲史上的今天/《時鐘塔》25週年驚心回顧,古典恐怖遊...
遊戲史上的今天/高橋名人的《冒險島》 為真人打造遊戲的時...
《FGO》那些英靈的故事:一人聖杯戰爭的最後一片拼圖「術...
遊戲史上的今天/友情破壞者《瑪利歐賽車》誕生,龜殼香蕉...
LOL/Tier名單、出裝勝率...玩家愛用的OP.GG...
再談《對馬戰鬼》戰鬥系統:雜揉各家特色,走出屬於自己的武...
《對馬戰鬼》戰鬥系統初探:化繁為簡,為大眾打造的動作遊戲
遊戲史上的今天/《牧場物語》不打怪的悠閒系RPG問世...
遊戲史上的今天/《私立正義學園》誕生,熱血校園格鬥經典...
《對馬戰鬼》的故事平庸嗎?論情節的細節和韻味:以龍三為例
遊戲史上的今天/任天堂經典RPG《地球冒險》誕生,打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