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q執行長:Garena的態度是LMS實力無法提升的最大關鍵
台北的五月空氣濕熱,街道乾淨,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和營業到晚上的夜市讓這座城市即使在睡夢中依然生機勃勃。
這裡是今年MSI淘汰賽的舉辦地,也是LMS賽區的核心所在,正如柏林之於LEC,洛杉磯之於LCS。我們就是在這裡見到了AHQ戰隊共同創始人暨執行長。
ahq這支LMS賽區老牌強隊孕育過揚名海外的選手,也因此一直備受矚目。然而去年所有人看到的是一支老牌強隊光芒最暗淡的一刻,這是2014年以來ahq首次缺席全球總決賽,並且之後,在今年的春季賽上,他們依然沒有重回賽區前二,對比他們之前的成績,這是坎坷的一年。老將退役,新人登台,從這些動作能清楚地感受到,ahq正在努力完成一個破繭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有掙扎,有痛苦,有許許多多不適應,但是如果想要重新綻放光芒,這是必須經歷的。對於ahq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漫長的調整期。
在調整中的不僅僅是ahq戰隊,整個LMS賽區都與他們一樣,同處於一種尋求出路的嘗試中。今年在台北,這個屬於LMS的城市舉辦的比賽,沒有等來自己的東道主──FW在小組賽中被淘汰。之前LMS賽區在全球總決賽中已有許多年都不能在小組賽出線,是ahq和FW在MSI中的表現力證了LMS依然有資格躋身五大賽區。
而今年,隨著FW未能在MSI小組賽出線,LMS賽區的實力爭議也更加敏感。究竟ahq近況如何,LMS賽區又該何去何從?我們根據這些疑問向Henry展開了採訪。
ahq,往下紮根,一步一步堅持走對的路
PentaQ:Henry你好,感謝接受這次採訪。去年有點可惜沒有在世界賽上看到ahq,所以大家對ahq的近況不是特別了解,因此首先還是想知道ahq的情況。從2018年到2019年,ahq的成績起伏比較大,中路的西門一度轉為打野,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是什麼?
Henry:S7世界賽結束時,其實選手狀態還不錯,我們想說老選手應該還撐得了一年,但2018年春季,打野老山明顯需要休息,輔助Albis也萌生退意,整體訓練狀態明顯下滑,所以在夏季賽的時候,我們找西門討論,以中路培養新人Wako+打野由西門擔任+輔助由鮪魚這樣的一個組合來打S8夏季賽。
有人會說,為何不把當初練習生留下來?我想除了第1點,我們想說原本S7的選手應該還撐得了一年這個原因,所以在2017年底我們自己培養出來的ahq Fighter在升降賽取得LMS資格後,我們把資格賣給MAD Team;另外在教練及選手的部分也是與MAD Team達成了一定合作的共識,所以我們並沒有留下年輕的打野。
當初就財務上考量,出售資格跟隊伍其實是有一筆不小的收入,畢竟在LMS賽區,在Garena無心經營的狀況下,你就算留下一堆人去打世界賽,也沒有什麼實質的收入能支撐團隊的營運,所以我們在營運數字與團隊整體實力中做了一個取捨與平衡。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好像當初留下一個年輕打野在調度上會更好一些,畢竟是自己培養出來的,總比重新來要好。但營運這種事沒人說得準,反正責任由我經營者來扛。
2018夏季賽前西門打野版本是適應得不錯,但就像先前訪談西門說的,一開始開賽前,打野版本適應得不錯,但後來版本改變,在野區的表現也不是那麼好,教練團意識到表現並不是那麼好的時候,就決定不應該讓西門出場那麼多。
這些並不是單單選手的問題,教練團也在學習,畢竟從S4-S7的勝利方程式在S8要面臨大改變,從訓練方式,隊伍風格,團隊氣氛等等,都是團隊要一起學習成長的,這一點我們調適了滿長的一段時間。
PentaQ:和剛才也說到老將和新人之間的取捨,這個問題比較直接,隊伍有新老選手青黃不接之類的情況嗎?
Henry:S8開始後一直都有,LMS這個賽區一直都存在一個無形壓力,拿冠軍就是天堂,沒拿冠軍就是地獄,所以很多隊伍在資源投入上都是用交易選手,購買外援的方式在經營,這種炒短線的經營方式,等於每年都要面臨陣容改組的風險。
ahq一直秉持的觀念就是選手必須來自於牛棚訓練,所以我們一年會投入將近千萬去培訓年輕選手,包含我們成立超競數位這間公司一樣,我們的理念是希望把選手培育往下紮根,所以我們跟學校、政府單位做深度合作,我們目標很清楚,打通向傳統體育這樣一個體系。
這個體系不是就辦辦比賽就能挖掘出選手,不可能的,年輕選手要有人教,現在一堆沒質量的業餘比賽,就算拿冠軍有意義嗎?這些年輕選手要的是能有一個升上職業隊伍的管道體系。
面臨S9賽季,ahq還是面臨本土選手青黃不接的情形,所以我們第一次引用韓援,但我們找韓援的方式跟其他隊伍也是不一樣的,我們不會花大錢炒短線合約,我們可以花錢買優秀隊員,讓成績打響品牌,讓體系快速成型,但是沒有必要用不合理的高價爭搶資源,我們更希望能具備健康,長期,可持續的體系去維持成績。
我們很高興在S9春季賽,我們的青訓隊伍SE(超競)又再次取得LMS資格,這是ahq第二次成功的用我們的訓練體系,取得職業聯賽的資格,這個紀錄,我相信是全世界第一,也是給我們團隊一次肯定。
我想越是艱困的賽區,還是有戰隊一步一步在堅持走對的路。我們要不斷的產出好的選手跟教練,我們不會只是伸手要糖果,當初我的合夥人也是ahq創辦人蟹老闆在找我一起經營時就說過,這個環境生態助強不助弱,職業電競是要建立生態,不是把它當作是一們社會公益或是富二代的玩具。我們看到LPL的經營者也都慢慢導向專業經理人在營運,所以ahq更必須要堅持這樣的原則,不然就算機會來了,你還是會被淘汰。
PentaQ:今年年初,西門宣布退役,那麼小安與ZIV同樣也是ahq隊中的老將,你覺得他們還能打多久呢?
Henry:老將在隊伍裡的價值有很多面向可以做評價,不單單只有在個人競技狀態上,還包含很多經驗傳承,畢竟他們都參加過4次世界大賽的選手,另外他們狀態也一直維持的都還不錯,心態也都很正面,在隊伍訓練跟比賽也都發揮出不錯的價值,所以我認為他們在未來的1 - 2年都還是能有不錯的表現。
PentaQ:年齡是電競選手的天敵,那麼既然現在ahq陣容裡已經有多名老將了,請問戰隊對此有準備嗎?比如去尋找一些年輕選手?
Henry:在2017年年底,我們成立超競數位,專攻青訓選手培育,目前ahq體系下仍維持兩個次級聯賽的隊伍以及4個頂級校園隊伍,從2018年我們應該包辦所有相關業餘聯賽冠軍,目前韓服菁英跟大師的年輕選手我們手下應該有超過20位以上,另外我們也跟地方政府成立電競產業人才培訓基地,在下個月準備開設第一屆保證就業的電競教練師資班,教課的都是參加過世界賽的資深後勤人員,這些都是未來除了能夠提供ahq新的血液,也希望未來能跟聯盟,隊伍甚至是其他賽區做更深入的合作。
PentaQ:ahq在次級聯賽ECS中也是有著自己的戰隊,而且成績很好,可是這幾年裡,從那支戰隊裡升到ahq的選手卻不多,能再說說更具體的原因嗎?
Henry:剛剛提過,第一個升上LMS的隊伍,因為上述原因我們沒有留下來,蠻可惜的。但後續在2018年,我們還是陸續產出優秀的年輕選手,目前在適合ahq體系下的選手我們都已經納入訓練體系,夏季賽訓練狀況允許的話會安排上場。
至於其他的,我們也都安排到對的環境讓其有更好的發展,畢竟現在職業戰隊比賽遊戲規則,你留下一堆選手,但上場就5個,比賽就BO3,到季後賽就BO5,比賽版本又一直更新,說真的,賽制上也不允許隊伍編制太多選手,因為資源無法到位,這些很多都是經營上的取捨。
PentaQ:你覺得當老一批ahq隊員全部退役後,新一代ahq的組成思路是什麼,才能讓隊伍保持生命力?
Henry:戰隊的價值體系很重要,選手一定會世代交替,但價值體系不會變,我們在營造的不單單只是為了拿冠軍,我們在做的是一個產業體系,創造的是在這個體系下每個人的職業生涯,所以AHQ非常看重教練後勤體系。
電競戰隊是一個品牌,我們希望當講到英雄聯盟、PUBG、傳說對決的時候,我們會提到ahq。英雄聯盟我們參加四次世界大賽;次級隊伍二度取得LMS職業聯賽資格;PUBG我們已經達成賽區三連霸;傳說對決我們在2018年世界冠軍,這些成績背後代表的是一個營運體系,是整個團隊用心經營出來的結果。今年我們更是協助成立台北市電競選手職業工會,讓選手有更深的保障。未來我們會進行更多的產業紮根的工作。
LMS賽區:亡羊補牢,猶未遲也。探討一下【效果】跟【效率】
PentaQ:回到這次MSI,MSI這次來到台北,但是LMS隊伍沒有進入四強,而且之前幾年LMS的世界大賽成績也相對不那麼出色。你覺得如今LMS賽區戰隊在國際舞台上競爭力相對較弱是因為什麼造成的呢?
Henry:MSI本身就是一個各大賽區第一名的隊伍高水準的較量,英雄聯盟發展到今年已經第9年頭,很明顯在S8開始各大賽區開始聯盟化後,我們已經跟LCK,LPL,LEC及LCS有一定的實力差距,這個差距的來源主要是資本的投入以及專業經營人才及思維的投入,在經過這幾年各大賽區資源的投入遠遠超過LMS,尤其是聯盟化賽區把LMS賽區越拉越遠。
目前LMS賽區沒有一個主導單位能夠做長遠且有效的規劃,這跟市場大小並無絕對關係,是當你把職業電競用遊戲收益來當作指標時,職業電競就很難有突破。我們都知道,LMS的主辦方Garena對職業電競的態度,早就被LMS賽區唾棄,不管是戰隊,粉絲甚至是Garena內部工作人員自己都感到非常失望,但除了表達不滿,似乎還是拿這個遊戲代理商沒輒,這個才是賽區實力沒辦法更進一步提升的最重要關鍵。
我們沒有創造一個優良的環境讓選手成長,我們只是為了做聯賽而做。比賽的風格上,LMS在S4-S8有過兩批優秀的選手,一個是S4-S7的ahq,一個是S6-S8的閃電狼,ahq跟FW高峰重疊的時期,是LMS聯盟化最好的時機點,但很可惜沒看到。
ahq選手後來陸續退役,FW選手陸續出走往LPL,目前兩隊都面臨轉換期,還需要一點時間才能調整的更好,所以本次MSI FW能進四強當然最好,但沒進也是預料之中,畢竟從資金,人才跟策略,已經慢慢被拉開,但我認為在未來兩年內,實力上仍然是能站穩第五賽區。
PentaQ:你個人認為接下來LMS賽區如果想要改善現狀,會需要做些什麼呢?
Henry:這幾年來LMS的發展,從【效果】來講,是「錢都花了,但事情沒有做起來」。什麼叫做「錢都花了」,每年英雄聯盟的代理商Garena肯定也是花了一堆錢,加上各大戰隊一年加總起來的花銷,這花出去的錢其實是一大筆。但是沒有【效果】,甚至比前幾年更出現了倒退。
如果代理商覺得遊戲收入又快又多,相比起來職業電競產值雖然有但是成長慢,所以就越來越將自己的企業文化、KPI與職業電競分開,那對的人、對的資源就很難集中到職業電競的發展。如果真正認真去做,用對的人、對的資源、對的策略(如果發現不對就盡快修正),那麼邏輯上才有希望。這也才能不斷讓【效率】提高,把LMS的職業電競產業發展起來。
戰隊的出資者其實都是更長期看好這個產業,並且肯出資來做。不管做得好還是不好,錢都是花出去了,但關鍵是錢怎麼花?每個戰隊都在講缺人,缺人,但只是「講」不夠,有沒有人願意做長期培養選手的承諾每年的預算,大部分的經費都花在找外籍選手:薪水超高、合約短,這樣根本都在做沒效率的投資。
找到對的人,才能定出好的策略。定出好的策略,要長期培養和實行。
LMS難道不具備自身的優勢嗎?當然不是!
人才
LMS賽區有1450萬遊戲人口,拿過世界冠軍,優秀的電競人才從教練到選手到解說都有。但是,真正有市場價值的其實目前就只有一個英雄聯盟。我們必須人才精緻化,必須集中培養關鍵性職業電競項目,不能把職業電競與遊戲比賽混為一談,這樣會造成資源分散。網路普及度及密集度
台灣網路的普及及品質,加上人口的密集度,讓台灣的都會區有很大優勢可以發展職業電競的機會,我們應該利用這樣的優勢,創造出台灣的特色。硬體大廠
沒錯,技嘉、華碩、微星、宏碁都在LMS賽區,但其實台灣硬體廠商受限於傳統的行銷模式,我們很少看到這些硬體大廠有類似像Nike、adidas、Under Armour這種,對於戰隊有一個長期扶植的計畫。過去,我們看到的大多是所謂大廠在行銷廣告效益的短期回饋再評估,然後越來越少。
我建議的是:要扶植台灣電競,應該是要多一點企業社會責任,以扶植的角度,集中資源,把生態建立起來,電競是一個強調從16歲以上才進入的產業,我們如何在這個節點,結合台灣幾個硬體大廠,做一個團隊戰力的展現,這會比用單純行銷效益層面去考量要好許多。
不然當你看到自己的硬體品牌,在世界賽的時候,是去贊助其他賽區的電競團隊獲賽事,其實我蠻難過的。如果這種最直接相關的廠商都不願意投入,其他的資源怎麼會進來?
本文經PentaQ同意轉載,並由簡轉繁,部分詞句或因使用習慣稍有差異。
文: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