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徹斯特恐襲一周年:他用三款遊戲紀念遇難的弟弟

遊戲角落 觸樂網

2017年5月22日,Dan Hett在睡覺前用手機瀏覽Twitter,看到有消息提及曼徹斯特的一樁事故:「沒有細節,沒有實際新聞,只是一些好事者在猜測。」

Hett揉了揉眼睛,躺床上摘下眼鏡沒再多想。直到次日上午,當他發現手機裏有數百條推送通知時,才意識到確實有大事發生了。曼徹斯特發生了恐怖襲擊事件,他的弟弟Martyn失蹤了。

「那些消息,就是你讀到的那些……它們都是真的,但你那時在睡覺。」一個聲音在Hett的腦海裏久久回響,「該死的,你只顧著睡覺。」

Dan Hett。

曼徹斯特體育場爆炸事件幾天後,Hett在自傳體超文本遊戲《C ya laterrrr》中詳細描述了他的感受。這款遊戲於2017年12月推出,以第二人稱視角編寫,讓玩家站在Hett的立場上,詳細描述了他大腦裏的想法(恐慌持續升級,變成了恐懼和憤怒),又允許玩家做一些小小的決定。

你是否打電話給父母?你會不會要求警方公布更多信息,或者只是麻木而又沈默地坐著?你更願意和其他擔驚受怕的人們在一起等消息,還是回家裡等待?

《C ya laterrrr》是Hett用於探索悲痛情緒的一系列實驗型遊戲中的一款,遊戲名來源於Martyn生前發給他的最後一條消息(意為「待會見」)。作為一位數字藝術家和程序員,Hett在BBC工作期間制作的兒童遊戲曾贏得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頒發的獎項,所以他希望用遊戲來講述弟弟和家人的經歷。

「為了應對悲痛和創傷,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式,這是我的方式。如果我是一個畫家或詩人,那麽當經歷了這樣的人生重大事件之後,很可能會採用一種不同的基調來畫畫或寫詩。遺憾的是我既不是畫家也不是詩人,但我可以設計遊戲。」

Hett覺得電子遊戲尤其適合用來講述讓人悲傷的故事。「雖然我的作品跨越各種媒體,不過遊戲格外特別,讓我能創作某種特定類型的抽象敘事。」他解釋說。Hett認為,遊戲有能力讓人們「審視假設,發現某段經歷的另一面。」

《C ya laterrrr》。

《C ya laterrrr》憑借其交互性讓玩家如臨其境,你會看到Hett在Martyn被確認是遇難者前幾個小時寫的一條推文:「我的弟弟Martyn Hett昨晚在曼徹斯特體育場,我們還沒有找到他。任何人如果看到他,請以任何方式與我聯系」,但需要在配圖時做出選擇:究竟是傳Martyn的近照,還是他看上去最開心的一張?

無論玩家選擇哪一張照片,都能從不同角度了解Hett和弟弟之間的關系。如果選Martyn近照,會看到這樣一行文字:照片模糊不清,是在火車上拍的,輪廓看上去很奇怪。他倆在喝白酒,咧嘴傻笑。人生中的又一天。如果選的是Martyn表情最開心的那張照片:他很可能自己給照片做了PS,虛榮的鄉巴佬。這真讓人想笑,太荒唐了。

由於事件重大,原本平凡的對話在遊戲中被故意設計得略顯戲劇化。當一名警察告訴Martyn的家人,從事故現場拉出來的一具屍體裏發現他的身份信息時,許多玩家都預感到Martyn已遭遇不測,並且能感受到他家人的悲痛。

《C ya laterrrr》不僅講述了Hett在生活中的真實經歷,還融合了事故發生後他腦海裏假想的許多情形。

「作為一種媒介,電子遊戲具有敘事靈活性,所以我才會做這個項目。」他說道,「所有可識別的信息都被抽離(姓名、地理位置等),我也不會說哪些路線是基於現實的,哪些不是。玩家最終會到達同一個終點,雖然其中有一條路線完全反映了我的真實經歷,但其他玩家會根據自己的決定,選擇不同的分支。玩家在這款遊戲裏已經遊玩了12000多次,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走了我的路。」

Hett之所以選擇交互式小說這種表達形式,原因是他認為這很直接。「我感覺寫作很自然,我不用像制作一款普通電子遊戲那樣,停下來創作美術、寫代碼或者做其他事情。」Hett說,「過去幾年,我發現某幾款超文本遊戲都特別有體驗的價值。我深受Anna Anthropy(某激進遊戲設計師)等創作者的影響。交互式小說擁有一種直接性,讓人們關註文字,不會分心。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坐下來體驗這件藝術品,而不必花時間學習。」

今年4月份,Hett為了緬懷Martyn創作的第二款遊戲《The Loss Levels》在倫敦薩默塞特宮舉辦的Now Play This遊戲展上展出。玩家只需要花3~4分鐘就能體驗;雖然《The Loss Levels》主題沈重,但採用了明亮的色彩和8位機遊戲風格的簡約設計。

在《The Loss Levels》中,玩家需要在流程僅10秒鐘的各種場景下嚴格按照指令進行各種操作,例如駕駛警車到緊急情況區,瘋狂地點擊鍵盤搜索社交媒體上的信息,在爆炸恐襲事件幾周後走過體育場,找到發現Martyn的地點上的紅色玫瑰和小蠟燭(「這就是事情發生的地方,玫瑰標志著死亡,找到它。」)等等。

《The Loss Levels》給玩家的感覺就像一款普通的過關遊戲——節奏快、色彩豐富、操作簡單——但時快時慢的速度和模糊視覺效果又會讓人覺得氛圍壓抑,不太舒服。

電子遊戲並非兄弟倆的共同愛好,但Hett還清楚地記得小時候與Marytn一起玩遊戲的情形。「作為成年人,我和他差異非常大——據我所知,他不玩任何遊戲,但童年時的情況不一樣。我還記得我跟他一起連續幾個小時玩SNES遊戲,我倆在打通《超級銀河戰士》,消滅母腦逃走後大聲尖叫,記憶非常深……我倆都是《塞爾達傳說》的鐵桿粉絲,曾經覆制繼父Game Boy上的《塞爾達傳說:林克的覺醒》存檔。」

「Martyn不太了解我的工作,我也對他生活中的許多方面感到困惑。不過作為成年人,我倆都在自己的事業上努力追求進步,從這方面來看,我和他很像。」

Hett希望在未來幾個月推出整個系列的第三款遊戲《很抱歉打擾你》(Sorry to Bother You,暫譯),將媒體對曼徹斯特爆炸恐襲事件的報道作為主題。在這款圖形遊戲中,Hett手中拿著一部手機,玩家需要面對海量社交媒體消息,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需要過濾掉的記者采訪請求。遊戲裏記者發來的所有消息都取自真實素材,Hett希望通過遊戲,讓玩家看到遇難者家人不得不面對的巨大媒體壓力。

在這三款輕量級自傳體遊戲之後,Hett還計劃推出一款量級更大的遊戲《Closed Hands》——這是一款虛構遊戲,「講述了幾十個在一次重大打擊期間變得糾纏不清的人類故事」。英格蘭藝術委員會將為Hett制作《Closed Hands》提供部分資金,除此之外他還希望通過眾籌方式籌資。

「對我來說,用遊戲探索這種體驗很有價值。」Hett說,「尤其是在制作《C ya laterrrr》時,我花了幾天時間寫了許多筆記和想法,我渴望立即記錄所有細節,在它們被其他事情沖淡之前。我發現寫作真的是核心部分,在某種程度上也能讓我宣泄情緒。相比之下,將大量筆記轉變成交互式作品其實只是一小步。」

譯者/編輯:等等,合作媒體觸樂網授權轉載。

原文網址《曼彻斯特恐袭一周年:他用三款游戏纪念遇难的弟弟

本文編譯自:theguardian.com

原文標題:《Games console: Dan Hett, the indie game designer pouring his grief into interactive art》

原作者:Keza MacDonald

本站僅進行簡繁轉換,並調整部分用詞、標題與內容。

觸樂網 獨立遊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