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秀夫如何為《死亡擱淺》和《潛龍諜影》選擇配樂?

遊戲角落 觸樂網

遊戲角落

圖片來源

小島秀夫從來不掩飾對其他媒介作品的興趣,他自稱身體的70%由電影組成,還經常表達對Chvrches、Apocalyptica和Silent Poets等樂團的熱愛。不過,當選擇將哪些音樂融入到遊戲時,小島秀夫的品味有時讓人捉摸不透。

《死亡擱淺》也不例外。雖然結尾曲出自蘇格蘭流行電子樂隊Chvrches,但部分關鍵情節還採用了Low Roar的音樂──2010年,Ryan Karazija在從美國加州移居冰島雷克雅維克後,組建了Low Roar這支樂團。

「我試圖與自己喜歡的演員、導演、作家、藝術家和音樂家保持聯繫,我選擇音樂或藝術家的方式基於我與他們之間的信任,與這些人的自然聯繫讓我們有機會合作。」小島秀夫說。

Low Roar樂團的Ryan Karazija與小島秀夫合影。(圖片來源)

Karazija告訴外媒Eurogamer,當他和小島秀夫初次見面時,他倆在洛杉磯的一家高檔飯店吃飯。「那家飯店只向會員開放,當時我穿了件破爛的T恤,開車去了洛杉磯。飯店裡只有我和小島穿T恤,因為西裝革履不是我們的風格。」

小島秀夫在冰島一次購物時偶然發現Low Roar的歌,只聽了一首後就決定購買整張專輯。根據Karazija的說法,小島在返回日本的路上一直聽他們的歌,然後他就接到了索尼打來的電話。

為什麼會選擇Low Roar?小島秀夫說,這是因為《死亡擱淺》的環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冰島。「遊戲裡有一張新生地球的圖像,我認為Low Roar的音樂能夠與這種殘酷卻又美麗、純淨的環境設定相匹配。我還能感受到這支樂團與遊戲之間的某種聯繫,空靈的數位未來主義聲音和《死亡擱淺》的概念很搭。」

Low Roar的音樂確實在遊戲裡產生了不俗效果。在關鍵任務中,音樂通常會在玩家開始接近目的地時響起。雖然這似乎只是標準甚至基本的音樂,但在你獨自一人的長途跋涉中,微妙的音樂伴奏和鏡頭切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無聊感,讓你覺得「送貨」這件事很特別。這些音樂成為了玩家體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且不像電影那樣只在劇情高潮部分出現,而是貫穿於整個遊戲。

「這是一種新的遊戲創作方法,當玩家的情況發生變化時,音樂播放和鏡頭也會改變。當玩家玩遊戲時,會覺得像在觀看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小島秀夫說。

雖然將Low Roar的音樂加入《死亡擱淺》花了一些時間,但Karazija告訴外媒Eurogamer,整個過程其實相當簡單。Low Roar的首張同名專輯發佈於2011年11月,所以開發團隊只需要以一種契合氛圍的方式將歌曲融入到遊戲中。

Low Roar樂團的Ryan Karazija送給小島秀夫的同名專輯。(圖片來...

這並不是小島秀夫首次與自己欣賞的音樂家合作,而是他創作遊戲的一貫方法。

例如,初代《潛龍諜影》結尾曲〈The Best Is Yet To Come〉由歌手Gaeilge用愛爾蘭語演唱。這是個讓人覺得奇怪的決定,因為在愛爾蘭,日常講愛爾蘭語的人口所佔比例非常小(2016年僅為1.5%)。

「當時我對凱爾特音樂很感興趣,在完成遊戲概念的構建後,凱爾特音樂就有不少粉絲,後來電影《鐵達尼號》讓它變得更出名了。」

「《潛龍諜影》的背景設定是美國,但不在紐約或洛杉磯,而是寒冷的阿拉斯加地區。另外遊戲裡出現的角色來自不同種族和族裔,包括Snake,因此我不想使用普通的英文流行音樂。」

作為《潛龍諜影》結尾曲的演唱者,Aoife Ni Fhearraigh告訴外媒Eurogamer,開發團隊原本打算讓她的朋友,另一位愛爾蘭音樂家Moya Brennan演唱。「她沒空所以就找到了我,於是很高興地接受了邀請。」

Ni Fhearraigh出生於愛爾蘭Donegal郡Gweedore的愛爾蘭語地區,與Brennan、Enya和凱爾特樂團Clannad成員一起長大。「我們都來自同一個地方。」她從小就參加比賽,一直用愛爾蘭語唱歌,後來將Gaeilge作為藝名錄製了專輯。

根據Ni Fhearraigh的說法,她是在都柏林的一間錄音棚錄的歌,當天房間裡擠滿了人,大家都希望一次就錄製成功。「如今仍然有人會翻譯那首歌的歌詞。我記得與愛爾蘭RTE廣播電台的一位主持人對過歌詞,因為Donegal郡的方言與標準愛爾蘭語不同,我試圖不用方言來唱那首歌。」

「這一點比許多人想像中更重要。我在都柏林長大,雖然愛爾蘭語還算不錯,但我幾乎聽不懂其他方言。在高中畢業考試時,都柏林學生總是害怕在聽力理解試題裡聽到講Donegal或Kerry方言的人發音,因為各地方言完全不同。〈The Best Is Yet To Come〉節奏較慢,歌手發音更清楚,完美契合了這首歌的憂鬱氛圍。」

雖然Ni Fhearraigh從未玩過《潛龍諜影》,但很多人在初次聽到那首歌後聯繫了她,如今還有《潛龍諜影》的玩家給她發郵件。「它向那些很可能永遠不會聽我唱歌的人敞開了大門。」

《潛龍諜影》1代

作為遊戲結尾曲,〈The Best Is Yet To Come〉引發了玩家的情感共鳴,而這也是小島秀夫在為結局選擇配曲時想要達到的目的。「當玩家觀看製作人員名單時,他們想看的並非黑色螢幕上的單詞,而是遊戲幕後的內容。」小島秀夫解釋說,「玩家會深思在遊戲中的經歷。旋律、歌詞、聲音、曲調和人聲,玩家經歷的一切最終會融合在一起,沉入他們的心靈深處。」

小島秀夫還提到,為了確保《死亡擱淺》的結局不會太黑暗,他要求配樂能夠讓人感受到希望。「當聽到最後那首美妙的歌曲時,玩家們會哭泣,但同時也會感到快樂。」

作為一位著名製作人,小島秀夫開發了一系列廣受好評的暢銷遊戲,但他為遊戲挑選配樂的過程非常個人化,與《戰爭機器》、《決勝時刻》等作品開發團隊的做法完全不同。小島秀夫傾向於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無論那是當代合成流行音樂、冰島民謠,還是歌手用愛爾蘭語演唱的凱爾特歌曲。

本譯文作者:等等
原譯文:小島秀夫是怎樣為遊戲選擇配樂的?
原文:The sound of Death Stranding and how Hideo Kojima selects the music for his games
本文經合作媒體觸樂網授權轉載,本站僅進行簡繁轉換,並調整部分用詞、標題與內容。

遊戲角落

小島秀夫 死亡擱淺 潛龍諜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