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可夢軼聞錄】貓鼬斬與飯匙蛇刻在基因裡的鬥性! 源自百年前日本的滅蛇大計?
蛇與鼬
在寶可夢第三世代裡,推出兩隻在設定上互為宿敵的寶可夢:貓鼬斬與飯匙蛇。這兩隻寶可夢的宿敵關係除了在每個版本的圖鑑裡都有寫到之外,身上也布滿了與對方對決所留下的傷痕,可以說是水火不容的存在。而他們的設計原型,「貓鼬與毒蛇」,也往往被認為是對立的關係,這也和貓鼬對蛇毒免疫,並擅長捕食毒蛇的習性有關。除了寶可夢之外,火影忍者裡也有大蛇丸相當忌憚宇智波鼬的描寫,算是非常有名的生物知識。不過,寶可夢裡的貓鼬斬和飯匙蛇的設計除了兩者的習性之外,還與日本 100 年前的某個事件有關,就讓我們從飯匙蛇這隻寶可夢開始說起吧!
日本最大毒蛇:波布蛇
飯匙蛇,牙蛇寶可夢,雖然中文翻譯常讓人誤會是以眼鏡蛇為原型,但他的原型其實是原產於沖繩,日本境內最大毒蛇,俗稱波布蛇(ハブ)的黃綠龜殼花。不過,這也不代表中文翻譯翻錯,因為飯匙倩這三個字在日本的意思並非台灣所指的眼鏡蛇,而是波布蛇另一種稱呼。寶可夢世界的豐緣地區是以包含沖繩在內的九州.沖繩地方為原型,雖然飯匙蛇的分布區並不是在對應沖繩的地點,但從身體特徵與日文名稱ハブネーク來看,這種體型可以接近 2.5 公尺的大型蛇類,絕對是飯匙蛇(身長約 2.7 m)的靈感來源。
19 世紀末期,沖繩居民因為經濟因素大量種植白甘蔗,開墾過後的田地成為囓齒動物的家,波布蛇為了取得獵物,也開始在田邊出沒。在那個醫療資源尚未普及的年代,只要被帶有劇毒的波布蛇咬上一口,輕則截肢重則身亡。也因此以務農為主的當地人對波布蛇產生極大的恐懼,從古到今都一直認定牠們是需要驅除的害獸。各時期的政府也都曾祭出懸賞,獎勵抓到波布蛇的民眾,以波布蛇浸泡的蛇酒甚至還成為沖繩的名產之一,可說是相當不受歡迎的動物。
人類的王牌:生物兵器小貓鼬
介紹完毒蛇,接著是貓鼬斬的回合了。貓鼬斬的原型是俗稱貓鼬的獴科哺乳動物,不過在設計為了展現擅長斬擊,採用了比較尖銳的外觀。單論視覺的話,同樣以貓鼬為原型,阿羅拉地區的貓鼬探長顯然有比較高的還原度。貓鼬探長的圖鑑裡有提到,牠們是人類為了對付小拉達由外地引進阿羅拉的寶可夢,這個設定是致敬夏威夷引進貓鼬解決鼠患的故事。然而在 20 世紀初期,除了夏威夷之外,貓鼬很常因為生物防治的原因被政府引進各個島嶼,而這時期的日本政府,也為了對付困擾著農民的波布蛇,在沖繩做了類似的事情。
1910 年,日本政府採納了東京帝國大學動物學家渡瀨庄三郎的建議,借鏡夏威夷等其他太平洋島嶼的經驗,引入 10 多隻原產地為西亞與東南亞,又稱為紅頰獴的印度小貓鼬,企圖解決蛇患。當時的人們認為擅長捕蛇的小貓鼬,會把潛伏在農村周邊的可惡波布蛇揪出來殺死。單就雙方對決而言,不怕蛇毒的小貓鼬的確能打敗波布蛇,在包含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也流行著貓鼬和蛇類對決的表演,使其毒蛇剋星的形象更加深植人心,因此大家對這次的引進是寄予厚望。
聰明的小貓鼬們來到陌生的土地,仗著高超的捕獵技術開始大量繁殖,沒有人知道牠們到底有沒有認真抓蛇,只是一味相信只要小貓鼬數量增加,毒蛇的數量就會減少。因此看著小貓鼬族群欣欣向榮,居民們也安心不少,甚至還把小貓鼬帶到附近的奄美大島,希望複製這個「成功」的滅蛇策略。小貓鼬也從此在沖繩成為相當有名的動物,這也是為什麼貓鼬斬和飯匙蛇會被設計在同一個地區。不過,快樂的時光只維持了 70 年,80 年代一次針對小貓鼬的研究,戳破了當地人為期一甲子以上的幻想。
生態浩劫
在這個研究裡,學者們研究了大量小貓鼬肚子裡的食物,發現幾乎沒有波布蛇,取而代之的是其他當地特有的爬蟲類、鳥類與小型哺乳類,小貓鼬的族群增長實際上是一場生態浩劫。而且進一步研究後發現,晝行性的小貓鼬和夜行性的波布蛇根本很難發生衝突,而且對小貓鼬而言,其他動物如秧雞、龍蜥和老鼠的獵捕難度都很低,根本不需要去找全日本最大毒蛇的麻煩。此外,除了對原生生物的威脅,雜食性的小貓鼬也被證實造成農業損失,並有獵殺家禽的紀錄。種種跡象都在告訴日本人,小貓鼬不但不是英雄,而是比波布蛇更兇狠的超級反派,數量還相當驚人。根據 2003 年的統計,小貓鼬的數量為 3 萬多隻,使得政府不得不正視其引發的問題。
2000 年開始,日本政府環境省編列鉅額預算,正式展開在沖繩和奄美大島積極移除小貓鼬的計畫,並在10多年的時間裡成功將小貓鼬的族群接近消滅殆盡,預計2022年可以完全滅除。1910年引進的10多隻小貓鼬,如今膨脹成每年消耗3億日圓預算的災難,相信對日本政府而言也是個重大的教訓。其實不只是日本,小貓鼬的引進也對包含夏威夷在內等島嶼造成巨大的生態危害,目前在國際上被列為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
貓鼬斬與飯匙蛇教我們的事
話說回來,貓鼬斬與飯匙蛇登場的紅藍寶石版為 2002 年發售,照理來說,小貓鼬在沖繩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應該已經非常明朗了,而且也沒有真的達到消滅波布蛇的效果。即使如此,設計團隊仍然在以九州為原型的舞台上,基於獴和毒蛇的生態輪廓,設計了這兩隻仇視彼此的寶可夢。客觀而言並不是非常正確的呈現。但要說這是因為寶可夢的設計團隊沒做足功課嗎?我認為並不是這樣的,下面說說我個人的腦補分析。
以下是這兩隻寶可夢在紅寶石版圖鑑裡的記載:
・貓鼬斬-身體的細胞裡被刻進了與宿敵飯匙蛇交戰的記憶。會以敏捷的身手閃避攻擊。
・飯匙蛇-代代與貓鼬斬交戰至今。身上的傷痕是激戰的印記。會用鋒利的尾巴進行攻擊。
兩者的圖鑑資料不僅描述了敵對關係,還更進一步地強調了這是刻畫在基因裡的習性,也就是「本能」。對生物本能理解錯誤,引進雖然有能力捕蛇,卻完全沒有獵食波布蛇意圖的印度小貓鼬,不正是日本政府引發這場生態浩劫的主因嗎?而且不論是原版還是重製版,飯匙蛇在紅寶石版並沒有野生的個體,野生的貓鼬斬也一樣不存在藍寶石版內,正好呼應了小貓鼬和波布蛇因為活動時間不同,在自然情形下鮮少發生衝突的的事實,相當程度地還原了實際狀況。
當然,可能當初團隊沒有想那麼多,就只是覺得貓鼬跟蛇的對決很經典而已。但先不論是不是有意為之,豐緣地區畢竟是以事發的九州為原型,把蛇和貓鼬的故事放在這裡呈現,並強調代代相傳的基因這點,我認為也可以理解成是對這個事件的一個註腳。當人類打破地理的藩籬,想引進其他動物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時,最重要的,還是要了解刻在牠們基因裡的東西,是不是真能如我們所想的運作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