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帝國》最著名傳說「核平聖雄甘地」是如何產生的? 席德梅爾親自說分明
作者:席德.梅爾(Sid Meier)、珍妮佛.李.努南(Jennifer Lee Noonan)
我們認為喜劇元素對《文明帝國》來說特別重要,因為治理天下的概念本身就令人惶恐。我們邀請你替六千年歷史裡的成千上萬百姓做出攸關性命的決定,而遊戲中的輕鬆時刻就有點像是對你友善地眨眨眼,承諾我們會協助你,站在你這邊,但悄悄推你一把,讓你自立。新聞頭條會定期更新你的國家近況,但頁面其餘的內容都是花邊新聞,例如:〈獅子以七比○大勝角鬥士〉、〈瑪麗皇后的飲食祕密:蛋糕!〉。
此外,我和布魯斯.雪萊*討論了很久,找出究竟該怎麼樣以實體的方式呈現百姓的幸福度,我們一起思考了哪些事物是幸福、生活品質與參政的傳統象徵,最後我選定了貓王(Elvis),讓他成為貫穿《文明帝國》系列的笑點,《文明帝國Ⅲ》裡還有一個彩蛋(「彩蛋」是玩家術語,意思是隱藏的程式碼):如果你在貓王的生日,也就是一月八號那天玩遊戲,你的國王就會化身為貓王。*席德・梅爾的設計師夥伴
另一個總是很受歡迎的趣味元素,就是把我們自己放進遊戲裡。
我在《文明帝國》與《文明帝國Ⅲ》裡擔任科學顧問,在《阿爾發新文明》扮演祕密組織的領袖,在《文明帝國Ⅳ》同時化身為嚮導與蠻王,在《文明帝國Ⅴ》是一座大理石雕像。傑夫.布立格在《文明帝國Ⅲ》是軍事顧問。布萊恩.雷諾茲穿著北軍制服,出現在《北與南:蓋茲堡戰役》的策略指南封面上(布萊恩是辦公室裡不容置疑的冠軍,因此獲此殊榮)。此外,我的聲音也悄悄地在《北與南:蓋茲堡戰役》出場,不過我相當確定,那是不小心出錯的結果。在找專業人士來錄音之前,我們會先自己錄錄看,看哪句台詞的效果比較好。
不知是怎麼搞的,我那句「側翼掩護好了!」成了漏網之魚,後製沒換成正式的版本。此外,《王牌飛行員》裡幾乎所有的聲音與人像全都是某位Firaxis同仁的口白,因為我們的手遊預算有限,自己來比聘請配音員划算。
公司裡沒有任何人在《模擬高爾夫球場》中登場,但令人不解的是,其中有一座湖是以羅賓.威廉斯的兒子寇弟(Cody)命名的。其實遊戲裡的三座湖先前分別以羅賓的三個孩子命名,因為賓.戈登告訴我,下回和羅賓見面時,他會讓羅賓試玩遊戲的原型。當時我想,羅賓要是發現這點,一定會很有趣。
然而,《模擬高爾夫球場》正式推出之前,我們不得不換掉羅賓其他兩個孩子的名字:薩爾達與柴克(Zak),因為這樣看起來會有侵犯其他遊戲版權之嫌。(如今世人大概比較認得出來「薩爾達」是遊戲角色的名字,「柴克」則是在《模擬高爾夫球場》問世之前,在盧卡斯影業幾年前的遊戲《異形大進擊》〔Zak McKracken and the Alien Mindbenders〕中出現)。
近年來,遊戲彩蛋沒以前那麼流行了,主要原因是二○○五年爆發了一樁叫做「熱咖啡」(Hot Coffee)的醜聞。有人發現《俠盜獵車手:聖安地列斯》(Grand Theft Auto: San Andreas)裡頭有一個被放棄但沒有完整拿掉的小遊戲。模組社群重現那個小遊戲後,世人立刻明白為什麼工作室決定把它砍掉。《俠盜獵車手》系列其實原本就以成人內容出名,但這次的事件引發了很大的法律爭議,眾人議論紛紛,《俠盜獵車手》是否是為了躲避分級委員會的審查,刻意把那個小遊戲藏起來,最後的和解金超過兩千萬美元。從此以後,發行商自然對任何類型的暗藏內容都神經兮兮的,他們普遍希望最好還是不要放彩蛋。
彩蛋的喜劇功能主要被「成就」(Achievement)的概念取代,也就是達成某些遊戲標準後出現的虛擬獎勵。標準的獎勵時刻包括玩家通過特別困難的關卡,不過其他的例子就有點搞笑了,例如:在隨機地圖遊戲中找到夏威夷,將出現著名夏威夷警探影集台詞「丹尼,搞定了」(Book ‘em, Danno)的徽章(注:官方繁體中文版名稱為「檀島警騎黑名單」)。在《文明帝國Ⅴ》「蒙古的崛起」劇本中獲勝,將取得「汗」(Khan)的成就,輸了則會獲得「可歌可汗」(Khaaan!)。有些成就徽章稀奇古怪,例如:在《文明帝國Ⅵ》,玩家如果同時擁有米開朗基羅與多那太羅的巨作,外加一個以上的下水道,並在紐約啟動達文西,將可獲得忍者龜主題的「披薩派對!」(Pizza Party!)徽章(注:忍者龜的四個角色原名皆取自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藝術家,分別為米開朗基羅、達文西、多那太羅與拉斐爾)
不過,《文明帝國》多年來的所有相關玩笑,以及一直被流傳的趣事中,我覺得最滑稽的還是「核平聖雄甘地」(Nuclear Gandhi),不過原因很複雜。
在《文明帝國》裡,每一個文明都有預設的領袖,通常會是那個文明最有名的歷史人物,例如美國人由林肯帶領,英格蘭人的統治者是伊莉莎白一世等等。這是快速樹立特色的捷徑,但也引發了一些問題,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就是一個好例子。甘地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但他不是渴望征服全世界的那種領袖。不過,我決定,不是也沒關係,畢竟遊戲的獲勝方式不只一種。甘地依舊可以在大部分的時候當個和平主義者,又在科學競賽中代表難以擊敗的挑戰,反正完美平衡的遊戲 AI 可以兼容並蓄。
接著,事情就開始有趣了起來(更遑論網路上五花八門的說法):所有的領袖會有不一樣的各種特質,從一分到十二分不等,甘地的侵略指數一如預期被設定成一。然而,每當國家採取民主政體,另一條程式編碼就會讓侵略指數自動減兩分,所以理論上甘地的侵略指數會變成負一分。然而,程式計算不允許負分,溢位錯誤使得數值衝到數字表上的最大數,於是甘地的侵略指數一躍跳成兩百五十五分;因此,一旦印度成為民主國家,甘地就會化身為邪惡的好戰分子,開始用核子武器攻擊射程範圍內的每一個人。沒多久遊戲就更新了,但玩家覺得兩相對比實在是太有趣了,所以不斷地開這件事的玩笑。遊戲迷製作了各式各樣的哏圖,例如:甘地的圖被加上說明:「他們先是忽略你,接著嘲笑你,再來是攻擊你,然後你用原子烈焰清洗他們。」、「以牙還牙,以核武還核武,整個世界就會臣服於我的腳下。」這一類的圖片在網路上傳得到處都是。其他迷因甚至不必加上文字,例如甘地被合成進電影《奇愛博士》(Dr.Strangelove)的結尾,騎在一顆落下的核彈上。
然而,我覺得核平聖雄甘地十分搞笑的地方,不在於這些無數的二創與故事,而是從頭到尾沒有任何一件事是真的,根本沒有溢位錯誤這回事。
印度打仗時,就和遊戲裡的任何文明一樣,甘地的確會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動用核武,而許多玩家覺得這個設定很奇怪。真正的林肯本人的確也不太可能會動用核武攻擊任何人,但遊戲整體的概念是,每位領袖不論再怎麼崇尚和平,總會有畫出底線的時刻。此外,甘地確實會經常嚇阻玩家,因為他主要的特質是避免戰爭,而兩敗俱傷的可能性能有效阻止開戰。由於所有的領袖都用基本的外交指令檔,或許從謙卑的苦行僧口中說出恫嚇的話,會讓人覺得人物設定有點前後不一,但甘地提醒你「我們有核武,我們言出必行!」時,他只不過是在做拿破崙或其他任何領袖都會做的事。此外,以大力追求科技的文明而言,印度更有可能在遊戲的早期就取得相關的軍事技術,也就是說,甘地提出的原子毀滅威脅有可能在玩家連火藥都尚未掌握的階段出現。平心而論,甘地偶爾會顯得有點不必要地偏激,但那也只是口頭上的威脅。
不過,甘地事實上並不受民主政體帶來的分數變化影響,也沒有什麼數值跳到兩百五十五的事。那一類的錯誤源自「無正負號字元」(unsigned character),而那不是 C 程式語言的預設值,我也沒把它用在領袖特質上。布萊恩.雷諾茲是用 C++ 寫《文明帝國Ⅱ》的,他同樣也沒有使用那種字元。《文明帝國》和《文明帝國Ⅱ》推出後,我們從來沒有接過有關甘地漏洞的抱怨,也不曾發布任何更新。在遊戲裡,甘地的侵略指數從頭到尾都是一。
死忠粉絲馬上會指出,在《文明帝國Ⅴ》中,與其他形式的戰爭相比,甘地偏好核武的程度設定在十二,就如首席設計師喬恩.謝弗透露的那樣。然而,那是在最早的《文明帝國》推出十九年後所做的更動,喬恩只是進一步做出了一個既有的小樂趣,畢竟甘地用核武這件事本身違和感就很重。在這系列的遊戲中,喬恩是替粉絲製作甘地彩蛋的第一人,而且在《文明帝國Ⅴ》二○一○年推出之前,喬恩從來沒有聽過兩百五十五分的溢位故事。
那麼,這個說法到底從哪裡冒出來的?
這件事最早是在二○一二年七月出現的,也就是喬恩的《文明帝國Ⅴ》問世兩年後,距離最早的《文明帝國》已經過了二十幾年。當時有個叫「鮪魚」(Tunafish)的用戶在 TVTropes.org 上面提供了一條《文明帝國》的冷知識(他自己的說法),任何人都能編輯那個欄位。鮪魚的說法沒有被大幅更動過,到了同年十一月,某個匿名使用者在「維基亞」(Wikia,和維基百科類似的大眾文化網站)放上簡化後的同一個故事,接著那個 IP 位置就再也沒有編輯過任何維基亞詞條。TVTropes 不願意提供用戶資料,但一開始那個「鮪魚」帳戶似乎也不再有動靜。
六個星期後,討論串開始出現。先是有遊戲論壇的兩名老用戶再度提起這個故事,其中一人詢問資料來源,另一人回答了維基亞的網頁。接下來的幾天,有幾則貼文流到其他小型網站上,再度只有一個人質疑出處,這回是 TVTropes 的連結被拿出來當證據。
接下來的一年半,故事漸漸傳播出去。每隔幾個月,電子布告欄 Reddit 就會冒出傳言,有一回,一位 Tumblr 上的男性用戶「Chaz」也引用了這則故事。這個故事真正熱門起來是在二○一四年十月,當時有一則名叫《真實人生中的甘地與文明帝國裡的甘地》(Real Life Gandhi vs. Civilization Gandhi)的漫畫再度被放上 Reddit。那則漫畫本身已經有好幾年的歷史,而且只是淡淡地強調甘地的手指擺在按鈕上的幽默之處。然而,在底下的留言有六名用戶分享了自己聽過的溢位錯誤故事。
三人成虎,很多人都那樣講,就成了事實。
十天後,遊戲新聞網站 Kotaku 報導了甘地的程式問題,幾小時後 Geek.com 上面也出現了類似的文章。兩家報導都把 Reddit 的討論串列為資料出處。好幾個新聞部落格也跟進報導,但這次把 Kotaku 當成資料來源。二○一五年二月,一名同樣又是首度發言後就不見蹤影的匿名用戶,在維基亞的討論頁留下一則激動的留言:「我們不討論一下民主影響了甘地侵略指數的遊戲問題嗎?自《文明帝國》一代以來,那就是《文明帝國》系列的核心元素。」
一個半星期之後,「核平聖雄甘地」的事被收錄到超大型網站「懂你的迷因」(Know Your Meme)上,原始出處也被列為《文明帝國》系列中「已經證實」的事實,卻又說那是《文明帝國Ⅱ》中的程式錯誤,而不是一代。六個月後,在哈佛大學的電腦科學課上,那則故事被當成真實世界發生過的溢位錯誤實例。一直到了今天,每隔一段時間,那則軼聞依舊會被大型新聞網站與 BBS 提起,例如到了近期的二○一九年,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又在推特上提到此事,而且幾乎每次這事又被挖出來的時候,至少會有幾則留言說:「拜託,這不是每個人早就知道的嗎」。
核平聖雄的軼聞顯然是一則警世故事,告訴我們資料來源的重要性。我想不通為什麼網友鮪魚當初要捏造這則故事,或許他的初衷正是刻意去證明網路上的說法有多不可靠。最懂網路的人最不相信網路。鮪魚顯然擁有足夠的程式知識,也杜撰出可信的故事。另一種可能是有人為了好玩而去散布種子,想找出能讓多少講得煞有介事、但完全是亂掰的故事,變成文化裡的正統講法。也有可能鮪魚只是個選用印度文明,然後在發展出民主政體後,恰巧被核武炸過的路人玩家。他邏輯跳躍,認為問題不在於自己採取了失敗的外交政策,於是就把過失怪在 AI 頭上。
對我而言,更值得探討的問題是「為什麼這個故事如此吸引人,每次出現都會帶來流量?」當然,《文明帝國》系列本身很受歡迎是原因之一,此外也和特定的玩家族群有關。我們製作的是電腦遊戲,我們的玩家自然懂電腦,而且他們大都是在網路上看新聞以及滿足自己的社交需求。與現實生活中隨口提一提相比,在網路的世界裡,東西只要一被寫成文字,就會流傳好長一段時間。此外,核武甘地的故事有提到一點技術細節,鄉民在分享這則故事時會覺得自己很聰明,但解釋起來依舊很簡單,任何人都能懂。此外,這則故事很幽默,幽默的色彩會讓任何事物都流傳得更久一點。不論時間過去多久,不論實際上發生的機率到底有多低,「甘地居然會發射核武」這個概念本身就太好玩了。
有人主張,把甘地描述成熱愛核武反而更符合實際情形,因為甘地的政治理念不斷隨著時間演變,他向來深深痛恨其他國家壓迫他自己的國家。不過,這已經離題了,我的工作畢竟是創造出一群平衡的 AI 角色,接著找到捷徑,讓玩家在情感上與這些角色連結。印度的政治領袖尼赫魯(注:Jawaharlal Nehru,印度從大英帝國獨立後第一任總理)或許是個更貼近現實的選擇,但少了甘地,遊戲就不會那麼雋永,也不會那麼有趣。
此外,我認為這就是粉絲如此熱愛這則虛構故事的原因,以及為什麼沒有記者試著證實或揭發這則軼聞的理由。抓到深受喜愛的遊戲裡的錯誤所帶來的滿足感,勝過發現你不在乎的遊戲有問題。這是一個可愛的缺點,等同遊戲社群標題是〈遊戲設計師:他們也跟我們一樣!〉的偷拍照。從那個角度來看,我明白核平聖雄甘地歷久不衰的背後,玩家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就算那會使我跌落任何我被擺上的神壇,我也覺得沒有關係。我的程式的確會有出錯的時刻,即便甘地的事不是其中之一。此外,我很樂見玩家們如此投入這款遊戲,彼此互動,大家開心就好。
—— 本文摘自《創造文明的人:席德.梅爾回憶錄》第二十四章-真真假假(八旗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席德.梅爾 Sid Meier
傳奇電玩設計師,知名戰略遊戲《文明帝國》的設計者。梅爾對電玩產業有巨大貢獻,尤其在戰略遊戲的開發方面取得許多突破性成就。席德・梅爾這個名字在電玩圈,等同「好玩」,也因此,他參與開發的許多優秀的電玩產品經常以席德・梅爾的XXX(Sid Meier’s XXX)為名。足見他在遊戲產業與玩家們心目中的地位。代表遊戲作品:《大海盜》、《鐵路大亨》、《文明帝國》系列等。
珍妮佛.李.努南 Jennifer Lee Noonan
作家、電玩遊戲配樂師。於2020年獲得《紐約時報》希尼獎(The Sidney Award)。
譯者簡介:
許恬寧
師大翻譯所畢,自由譯者,近期譯有《數位貨幣烏托邦》、《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技術陷阱》、《教練》、《四騎士主宰的未來》。
更多本書書訊請見:【八旗文化官方部落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