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潮》繁中在地化品質惹議!破綻太多、僅簡體轉繁體是不夠的

遊戲角落 希洛
遊戲角落合成 圖/《鳴潮》;YouTube @WutheringWaves.ZH...

由中國庫洛遊戲開發的開放世界動作 RPG《鳴潮》於昨(23)日正式上線,由於本作大量介面與架構幾乎看得出米哈遊《原神》的痕跡,因此也引起許多玩家的關注,紛紛於昨日湧入伺服器嚐鮮。然而本作的繁體中文在地化似乎出了不少問題。

首先例如設定介面中就把動態模糊寫成「運動模糊」、手把(搖桿)寫成「手柄」、畫質寫成「圖形品質」、教學寫成「教程」、反鋸齒寫成「抗鋸齒」等等。

倘若您閱讀本圖文字感到非常順暢,表示您已相當習慣中國遊戲用語。 遊戲角落合成 圖...

雖然《鳴潮》的劇情、世界觀充滿大量術語,文本也刻意寫得不太白話,但那是官方有意塑造的成果;然而,部份日常對話還是看得出在地化能力不足,例如在熾霞說要去幫主角「整」個阿磁磁,這句話引號內的動詞應該要寫的是「弄」。

圖/《鳴潮》

還有把「乾等」翻成「幹等」,筆者推測這應該是簡體中文會把乾、幹兩字都寫成「干」,結果翻譯時百密一疏。此外,同一句前面的「那塊」也算是繁中使用者較少使用的詞,習慣上應該會講成「那裡」,但這是比較次要的問題,筆者僅在此提出。

圖/《鳴潮》

網友昨(23)日也紛紛表示確實問題不少,不過也有人表示繁體中文雖然有問題,但遊戲裡一堆拗口術語的可能已經讓英文、日文玩家感到頭大。

今(24)日官方推出更新,已經把設定介面的大多數語修正完畢了。不過,「幀率」還是沒改成「幀數」,「教程」還是沒改成「教學」。而最令筆者不解的還有公告內容,官方始終自稱是「《鳴潮》項目組」,此處的用語應該是「製作組」、「製作團隊」或者至少改成「專案(小)組」,

圖/《鳴潮》

在地化翻譯不只是簡體字轉繁體字,更要顧及用語習慣差異等問題,官方必須聘請深刻瞭解繁中用語與文化的譯者和編輯才有辦法做到好,而如今網路交流盛行,許多台灣人逐漸大量使用中國用語,因此兩者的界線有逐漸模糊的趨勢。

總之,希望《鳴潮》可以愈來愈好。

鳴潮 二次元 手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