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隱藏意涵解析:一部有自我意識又不失娛樂性的電影
嗨各位我是井川一。相較《你的名字》,《天氣之子》新海誠放入了更多個人思想以及想深入討論的議題進到作品裡面,而其中比較明顯的兩大點第一就是「天候變遷」,第二是「年輕人該以甚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現在這個不太平的時代?」
總之對很多有GET到點的觀眾來說,這是一部讓我們能夠想起很多事情的電影,ok,我們就從比較淺層的開始深入去聊吧。
*備註:本篇有雷,請斟酌觀賞
世代之間的隔閡?
大概是在2018年初,新海誠接受一個關於新作的訪談時,他就曾很明顯的表示過:他希望新作會是一部「為了年輕人而拍的電影。」他提到了現在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出生在了一個問題多的莫名其妙的年代,天氣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地震來的一次比一次頻繁;不遠的某個國家一直威脅說要發射導彈來炸爆你家家門。
但是,當他們想要訴說些甚麼時,卻永遠只會被大人用那些:「對對對、最好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之類的藉口給敷衍掉,其中的問題並不在到底誰對誰錯,搞不好其實真的只是小孩子在胡思亂想,自找麻煩,
還記得帆高被逮捕,他對著警察講了一長串自己有多後悔、沒時間在這磨蹭,請讓我去救陽菜小姐的橋段嗎?是沒錯,我想沒參與到其中的人,聽帆高講的話肯定都是鬼話連篇,這小鬼八成腦子壞了,可是,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最大的問題在於,這兩個世代的人們已經完全放棄(或失去)了互相理解的機會,你真的確定你家的長輩,你的上司主管,你學校的老師,是真的懂你提出的意見到底有多爛,多沒效率,多不成熟,所以才「義正嚴詞的拒絕你」,而不是他們「其實根本就沒有打算去理解嗎」?
我們的老一輩對我們是這樣,或許他們的更老一輩也對他們是這樣,我們長大了也很有可能對我們的下一輩是這樣。
大人 VS 小孩?
《天氣之子》是一部小孩闖進了大人世界冒險的現代寓言,當然,電影本身並沒有直接可以定義:「好,大人就是這樣;小孩就是這那樣」的一個具體的劃分法,不過總之,我們都能在電影的幾乎每一位主要角色身上,找到一些很有趣的「大人 VS 小孩」的衝突設定。
●沒見過世面,甚麼都不懂,但還是硬要跑來大城市闖盪的逃家少年ー帆高
●成熟老練但某些部分卻又很隨性,小孩子氣的邋遢大叔ー須賀
●散發著大人氣息、卻又像小孩相信聖誕老人一樣,浪漫地相信都市傳說的小姐姐ー夏美
●明明只是個小學生卻很會社交,講話,而且超級會把妹的小帥哥ー凪
●只是個國中生卻得扛起許多責任,不管是工作還是超能力的薄幸少女ー陽菜
我們一個一個人來講。就帆高而言,他不顧前因後果逃學,跑到東京絕對不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這很自私幼稚、沒得否認。但是這種為了一個小小的目的,不管是覺得家裡待不下去,還是後面想救陽菜,總而言之就是這份「不顧一切追尋」的衝勁,卻是很多人社會化後,被現實的各種負擔給一點一點消磨殆盡的初衷。
就陽菜而言,她年紀輕輕就得扛起整個家計,打工,煮飯,顧小孩,她在還小的時候就被迫肩負起大人的「責任」,這份責任當然也包含她操控天氣的超能力,一個15歲的小女孩掂高腳尖,假裝是一個18歲的大人,不過這些負擔,到底是不是陽菜非得承受不可的呢?
就夏美而言,她原本是一個真的相信、並喜歡都市傳說,不被正常社會規範給綁住的充滿想像力的女大生。但她卻也為了找一個好的工作,而開始說那些連自己也不信的鬼話:「貴公司是我的第一志願。」告訴我,這句話聽起來有比「我相信聖誕老人」真到哪兒去嗎?
所以到了電影的最後,才給她安排了一段騎著摩托車跑給警察追,靠著「徹底跳脫社會的框架,卻反而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橋段ー成為白摩托騎警。
最後就須賀而言,他是一個已經太習慣照著社會的規則走的落魄大叔。儘管原本也有一個目標,卻漸漸的被現實給模糊了初衷,他想要把女兒給接回來一起住,卻一直都不怎麼順利。
所以到了劇情後半段,警察才會拿這個好處來跟他要脅說:請他把帆高給帶回來,警方就可以在打扶養官司的時候幫他說點好話,須賀先生這時不自覺的落了淚,但也是答應了,也就是出賣了人格,跟社會的規則投降的意思。
還記得前面他把帆高給打發走,一個人坐在吧台前抽菸、借酒澆愁的時候,他說了一句話:「人年紀大了,就不得不選擇事物的先後順序。」
所以他就選了,選擇把帆高趕走,選擇幫警方逮捕他,只是一直到了最後面,他看到了帆高一心一意想要找回陽菜的模樣,才又後悔回來幫他,因為他發現,這時的帆高甚麼都不管、只想再見陽菜一面的心境,完全就跟自己想再跟女兒一起生活是一樣的。還記得夏美跟須賀說的話嗎?帆高跟年輕的你很像。
大人的選擇?
從最一開始,我們看到帆高順手掏出撿到的手槍拿來威脅拉客小哥,那個原本懦弱、害怕的模樣,到最後面,他拿著槍指著圍了一圈的警察,雖然手一樣在顫抖,但很明顯他這次毫無畏懼。
因為一句不經意的話,帆高讓陽菜決定犧牲自己、從此人間蒸發,這時的他還存有一點奢望:自己跟陽菜還有凪能再度逃走,跟自己逃家的時候一樣,找一個新地方重新開始,然後世界總有一天會恢復原樣的奢望。
可是大人總是得選擇事物的先後順序,帆高這次做好覺悟了,世界還是陽菜?他選擇了:「去他的世界,拯救自己喜歡的女孩。」
到了結局,把陽菜從天上救下來後,我們看到陽菜原本一直掛著的項墜斷掉了,這個項墜原本是屬於陽菜媽媽的東西,陽菜把它戴到脖子上的那個瞬間,她等於是同時接下了兩個:「一個是身為一家之主,另一個是身為天氣巫女」的重責大任。
沒錯,她對做這些事情感到滿足、有成就感,可是她終究還只是一個15歲的少女,這個項墜斷掉了,象徵著她終於不再需要被那些「大人」的責任給束縛住。
崩壞後的世界?
再來發生了甚麼你們也都知道了,東京被淹掉了快三分之一,並且所有人某種程度上也都回歸到了社會的規範之下,須賀有了自己的公司;帆高、陽菜都回到學校去上了學;少年變成了青年,「聽說在江戶時代,東京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現在只不過是變回了原樣而已。」一切似乎都回歸正常。
劇情中段,廟裡的老和尚說過,所謂的天氣本來就是指「老天爺的脾氣」,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世界被大洪水給淹沒,通通都是正常的。或者應該說:「打從一開始,根本就沒有甚麼正常不正常。」
我們人最多,本來就只能從這小小的夾縫中心懷感恩、安靜低調的過日子而已。以前的人都還懂這個道理,你去干涉了之後,才真正意義上開始產生了所謂正常&不正常。
不管是填海造陸,還是操控天氣,你干涉多了,就是一定會有反撲,如果你們有注意到的話,陽菜幾乎每一次使用天氣能力的時候,BGM就會有這些類似音訊倒播的雜音,總之就是想傳達一個「對現實進行干涉」的概念。
人類把干涉天氣的責任加諸到了天氣的巫女身上,代代相傳,直到陽菜被救下來那一刻。帆高被遣送回故鄉後,到再度回到東京生活為止,心裏都一直很糾結這一件事:「到底是不是他們兩個最後的選擇,改變了整個世界?」
當然,須賀基本上還是換了一個方式安慰他說別在意,你們也不過兩個小屁孩,覺得自己可以改變世界少來了啦,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要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這就是世界的命運,不過帆高還是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該怎麼去感受這件事情。
直到再度與陽菜重逢,看到她在對天祈禱,當然現在的她已經不是巫女了,所以這大概沒什麼特別的作用,不過看到這個畫面,帆高想通了:「他們的確改變了世界的形狀。」
這邊就我自己個人的解讀是:首先先不管天氣的巫女是不是跟《你的名字》的那個一樣,是世世代代血脈相傳的。總之我們先假設:「如果讓天氣的巫女變成人柱,阻止世界氣候大亂這一件事本身,才是世界本來應該前往的方向」的話,那帆高確實是強行改變了世界的命運。
新海誠說過:「面對這樣一個不太平的新時代,年輕人們到底該如何去面對,跨越,甚至是破壞舊的觀念或者障礙?」是這部片他想講的一個大主題,而這完全體現在了結局上。
帆高破壞了這個從以前到現在維持下來的環,從3年前的那一天開始,這個世界呈現出了全新的樣貌,而他們該如何去面對新的世界呢?
誰知道?不過,或許就跟《大丈夫》歌詞中所唱到的一樣,只有一件事是確定的,也就是:「一切肯定都會沒問題的吧!」
總結
《天氣之子》是一部非常有自我意識的電影,可是它也不會真的丟出一個特別主觀,偏激的觀點來把某件事給說死。更棒的是,本作在如此的想傳達各種訊息的同時,一點也沒有丟失電影本應該有的娛樂性。
如果帆高他們破壞了天氣的環之後,緊接而來的是一個新的時代,那我們又何嘗不能假設說:「帆高的上一代為了國家更高、更遠發展,而選擇把本來就都是水的江戶,變成了現在我們所熟知的樣子呢?他們又何嘗不懂做出這個抉擇的代價?」
所以說前面那個老和尚說的,人類之於天氣的關係也不過只是更上一個世代的觀點而已,這幾層的世代對立,總是會不斷地繼續演變下去的。
如果說《你的名字》是一個「證明」— 「新海誠也能夠拍出大家看了都開心的電影」的證明的話,那《天氣之子》就更像是一個「承諾」,一個「他絕對不會就止步於此」的承諾。
當然,我不會去強迫真的很愛《你的名字》or《秒速五公分》,或者反過來覺得新海誠的電影都是垃圾的人(反正不管哪種人),去接受我說:「《天氣之子》真的超神。」這件事情。基本只要你是個人,那肯定有自己見仁見智的主觀喜好,要是每一個人喜歡討厭的東西都一樣反而才有問題嘛。
不過對我來說,《天氣之子》就是我心目中第一名的新海誠電影,雖然掙扎了一陣子,但現在我可以完全問心無愧的這麼說,再過幾個月它沒意外,就會擠進我心目中最神的「10大日本動畫電影」的榜單上面,這我以後有機會會再做另外的專題來跟大家聊聊。
我是井川一,我們下篇文章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