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全作品大盤點(四):《風起》宮崎駿尚未結束的動畫人生
(後半段請從影片7:46處開始收看)
日安,我是慢慢,這是吉卜力全系列電影介紹的最後一個篇章。其實從上一篇可以看的出來,吉卜力的兩大導演宮崎駿和高畑勳漸漸放手交給年輕人執導,所以接下來將會介紹到兩位導演的「最後之作」。
《借物少女艾莉緹》
原作由小說家瑪麗·諾頓於1952年發表的作品《地板下的小矮人》。
在製作人鈴木敏夫提議下,決定由米林宏昌擔任導演。米林宏昌自畢業後就一直待在吉卜力,風格上絕對沒問題。不過說到標題「借物」麻,我不確定單方面的拿取能不能稱為「借」,如果是我的話可能會更偏好「獵物」這個詞。
借物少女是在講世界上存在著小人族,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是依附在人類家中,並在人類家中獵取到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一旦被人類發現就得遷居。
這部好看的地方在以小人族的視角感受世界的微小之處,不好的地方在,蟲子巨大化真心不能接受阿(抖)。
還有男女主角跨物種的友情,不管是什麼生物,他們都有與人類共享環境的權利。但總是會有一類人拖垮我們人類的素質,所以導演刻意安排一個阿春姨的角色,寫實的將人類殘忍的一面表現出來,延續吉卜力重視人文和環境議題的作風。
《來自紅花坂》
老實說我在重看完《地海戰記》後,就沒有勇氣再點開宮崎吾郎的第二部作品,雖然企劃方面有宮崎駿操刀,但《來自紅花坂》至今還是滿讓我困惑的一部作品。
《來自紅花坂》是宮崎父子在多年前曾看過的少女漫畫,宮崎駿一直都想改編成電影。根據宮崎吾郎說,在討論的時候發現一件很有趣的現象:「那時候父親老是跟工作室的人一直討論要如何把這部少女漫畫搬上電影舞台,看著中年歐吉桑圍在一起討論愛情故事的景象,我覺得很不可思議……(笑)」由於自己也喜歡這部作品,便主動自薦擔任該片的導演。
前半段的鋪陳會讓人產生期待感,乖巧的女學生;一出場就吸引眾人目光的少年。
故事發生在一棟充滿異國風情有歷史文化的建築—拉丁廣場。學生們為了守護它不被拆除,做了很多抗爭性的學生運動。男女主角就是在守護拉丁廣場的過程中漸漸熟悉。
節奏我覺得很順暢,照著走下去就穩了,但動畫中間的轉變一度有種八點檔的錯覺,讓人很害怕會落於俗套。不過還好,最後一幕有重回少女的小悸動。但拿一樣是平凡純愛故事的《心之谷》比,還是會明顯感受到不論劇情還是感情的鋪陳都很難被超越。
《風起》
劇情改編自真人真事、零式艦上戰鬥機設計者堀越二郎的生平,不過劇中男主角的婚姻和私生活並不是本人的經歷,是另外取材自芥川龍之介的弟子,也是作家的堀辰雄所發表的作品《風起》和《菜穗子》。
「風起,唯有努力試著生存。」這是出自原作中的一段話。在做這部動畫前,宮崎駿很糾結到底該不該執行這項企劃,因爲這是日本歷史上的真實戰爭,並非架空世界。直到確信了生前堀越二郎的想法「我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打造一架美麗的飛機」,宮崎駿才決定做一部忠於自我最後實現夢想的電影。於是整部片就像沒發生過戰爭一樣的安逸、和平,卻能從角色對話中得知當時的日本戰況非常緊張,為了戰爭重度揮霍國庫造成民不聊生的情況。
而這也是宮崎駿首次描述夫妻之情,當時的時代,女性只能默默在男人背後支持著他,為了讓二郎專心工作不要替她擔心,菜穗子即使患重病也是每天妝點自己,跟過去青年男女之間的純愛相比,每個層面上心態都顯得更加成熟。
另外男主角的配音庵野秀明被人說過於棒讀,我個人是覺得聽習慣之後倒也還好,沒什麼情緒的演出有帶出二郎除了飛機其他事不太在意的感覺。
《輝耀姬物語》
這是一個我們都聽過的故事。
《輝耀姬物語》是高畑勳導演的最後遺作,年輕時於東映動畫工作時便想改編成電影。整齣劇全靠手繪製作,一般差不多都10幾萬張加上電腦的CG,《輝耀姬》卻達到50萬張的驚人數字。人物角色的繪製方面,強調臉部的神韻,搭配相襯的彩墨風格,筆觸表現張力十足,時而柔和時而狂放,整體藝術價值非常高,觀看起來特別有感。
高畑勳的《輝耀姬》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在父權主義下,女人的一生都被掌握,與原作的故事不太一樣,這部動畫充滿了高畑勳對生命的看法。輝耀姬崇尚自由,想感受萬物的一切。如今卻被逼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嫁給自己不喜歡的人,那根本不算生活,但她又能怎麼辦?
在沉重的壓力下,輝耀姬發出了控訴:「我生下來,就是為了活著。」輝耀姬想起自己來到地球的原因。她的真實身份是來自月球、因為憧憬地球所以犯了罪被流放到地球的天人,原作中,並未特別描述清楚整件事情的由來,所以高畑勳將「為何犯了罪?為何下凡?」給了解釋。他想表達的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再怎麼富裕也沒用,過著貧窮的生活也沒關係,只要有活著的感覺就好。
現在而言,《輝耀姬》已經不只是一個童話故事,也是導演的最高之作。
音樂是宮崎駿的御用大師久石讓負責,這是久石讓替吉卜力配樂這麼久以來第一次與高畑勳合作。高畑勳提出不少關於片中配樂的方向,比如片尾月人登場的配樂,因高畑勳認為他們是來自無憂無慮的世界,便建議久石讓採用森巴風格製作。可是後來聽過《寶石之國》月人降臨的配樂後,就好難再回去了。
在拍攝完《借物少女艾莉緹》後,米林宏昌表示想再嘗試執導一部動畫。鈴木敏夫便推薦一本小說,英國女性作家Joan G. Robinson的作品《When Marnie Was There》。
不開玩笑,當杏奈全身髒兮兮倒在路邊時,我認真覺得有點毛股悚然,不過整部片的包裝氛圍是非常溫馨的,不至於過度神經緊繃,敘事手法上也有擺脫以往宮崎駿的色彩。
而且這是吉卜力首次製作雙女主角的電影,角色設定上、杏奈接近男孩的外型,瑪妮則像個洋娃娃。當中有許多超越友情的互動,也不吝嗇直接表白「我最喜歡你」,讓人懷疑是否多少藏有LGBT的暗示,不過吉卜力作為闔家觀賞的電影製作公司,不太可能這麼直接的表達出來,我還滿期待之後吉卜力真的做出一部關於這類議題的電影。
這部是由荷蘭動畫師麥可·度德威特所執導,法國影片商、吉卜力以及比利時動畫工作室一同跨國際合作的動畫電影。整場戲完全無對白,老實說這類型的影片滿吃觀眾喜好的,通常無聲的表演,音樂和肢體表現要更多觀眾才不會覺得無聊。如果喜歡深度片的人,我覺得這部很值得花時間去感受,節奏非常順暢,沒有任何讓人看不懂的地方。
這部片就是一個生命的縮影,男主角可能成年之後離家,不小心遇到船難飄流到無人島上遇上自己的另一伴,生下孩子陪伴他成長,後來小孩大了有自己的主張,不想一直困在這座島上,小孩也像當年的他一樣,離開家裡到外面尋找新事物,剩下夫妻倆在島上攜手共渡餘生。
吉卜力和麥可導演的合作,打造了不同於以往的風格。在執行這部企劃前,麥可導演還特別到一座小島待上十天取材,他想避免片中的島嶼出現如同觀光、度假的氛圍,採取「半現實」的風格讓作品不要那麼有「動畫感」,讓觀眾感受無人島的危險和寂靜。前面的鋪陳,到後面情感整個大爆發,完整表達生命的延續就是一個循環的過程,而這些、任何人都會經歷到。
從小陪我們成長的吉卜力,是大家心中的回憶,經歷了宮崎駿多次的退休又復出,高畑勳辭世,吉卜力的生產力已經大不如前,2013《風起》結束後,宮崎駿宣布自己將不再投入"長篇動畫"的製作,吉卜力也將動畫製作部門解散,連《回憶中的瑪妮》的導演米林宏昌也在電影結束後離開了吉卜力。
不過在2018年製作完短篇動畫《毛毛蟲波羅》後,再次興起想製作動畫電影的念頭。宮崎駿說:「自己一生都投入在動畫中,退休之後腦中也是不斷地構思下一部電影的想法,身邊的好戰友相繼離世,讓他更加覺得時間已經不夠了。」聽到宮崎駿說的這番話,讓人感受到他對動畫的執著,已經名利雙收的他還是不斷學習新的動畫技術,而最新的動畫電影也正在籌備中,吉卜力工作室開始募集新的人手,讓先前已解散的動畫製作部門再次運作。
新作品的名稱暫定為《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聽起來滿有宮崎駿現在對人生的體會。沒意外的話,這部電影預計將會在2020-2021期間上映。
可以的話,希望這個「回憶」還能像這樣一直延續下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