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因是什麼可以吃嗎? 新世代的網路爆紅事物大解析

遊戲角落 培養meme

「這張圖是meme嗎?還是只是梗圖?影片就不能被稱作meme?」

meme、模因、迷因,指的到底是啥毀?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meme到底是什麼。

台灣俗稱「黑人問號」的圖中人就是NBA選手Nick Young

▍什麼是迷因?

原始的meme

首先翻開隨處可見的韋伯字典,可以看到meme的解釋有兩個。 第一個:「在某個文化中,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的想法,行為,風格或用法。」

它是指某樣東西被模仿、再造、傳遞。而所謂的「東西」,並不一定是實體的,也有可能是一個想法,或是一段旋律。

熟悉的meme

第二個解釋:「一個有趣的東西(如加上字幕的圖片或影片)或一個在網路上(特別是社交媒體上)被廣泛轉載的東西。」這個聽起來比較接近一般公認meme的意思。

首先,meme必須「有趣」;再來,它必須在「網路或社交媒體」被「瘋狂轉載」。我們可以說meme就是在網路上的「爆紅事物」,仔細看看維基百科的「網路爆紅列表」,可以看見許多熟悉的meme名列其中,像彩虹貓比利.海靈頓咕嚕靈波(○´∀`)ノ♡

哲學之父比利.海靈頓

當某件引人注意的東西被傳遞、改造(包含模仿、改圖、重製、剪接等等),「超過某一個門檻之後」,被大量複製、蔚為流行,然後成為一個meme。

Meme其實是英格蘭的演化生物學家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出版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迷因:新的複製者〉一章提出。他利用生物演化中遺傳的概念,說明文化信息被大量模仿再造的現象,也因此meme這個單字和生物學中作為遺傳因子的Gene(基因)長得非常類似。

理查・道金斯 來源:Twitter@RichardDawkins

Meme的第一種意思其實就是從這裡來的。但是教科書上的meme怎麼跟網路扯上關係呢? 百度百科中提到,美國討論ACG、御宅文化、次文化的社群網站4Chan,有著每週六都會有大批網友上傳關於貓加搞笑文字的傳統,其中以一張搭配文字「I CAN HAS CHEEZBURGER?」最為有名。

因為4Chan加上ICanHasCheezburger的爆紅,使meme一詞正式跨界到網路中,大家開始會用internet meme或meme來稱呼網路上的爆紅事物。

來源:ICanHasCheezburger

▍迷因的演化

理查・道金斯以生物演化的角度來解釋信息被模仿再造的現象,所以meme的演化也跟基因的遺傳演化類似,有著「生殖」、「變異」、「選擇」三大階段。

生殖

在meme的傳播中,「遺傳」指的是圖片、影片、句子等訊息,被大量轉載、分享或討論。而meme如果要完成「遺傳」,除了要讓人有想要轉載的衝動,還必須要有容易複製的特性。

變異

如果傳得一直都是同樣的東西也太無趣了,幸好有些人從不放棄任何能動手腳的機會。這些人也因此造就了meme傳播中「變異」的部分,他們透過模仿、再製形成二次創作,讓原本的信息變得更加多元,卻又不失原本的精髓。

變異的階段會出現大量好壞參差不齊的變種。在這個過程中,meme的出處常會被遺忘,甚至原本的意思也會改變,產生全新的意義。

選擇

在meme最終成為meme之前,經歷的最後一個階段是「選擇」,在上一階段大量參差不齊的變種中,會有一些大家特別喜歡的作品,它被選中成為了一張新的被大量傳播的meme。

經歷這三個階段的試煉後,經歷千挑萬選留下的meme,會有什麼樣的過人之處呢?

▍迷因的特色

簡單

首先,meme的結構通常都很簡單,或在不斷重複製作的過程中逐漸變得簡單。例如,pepe原先為漫畫的一角,但現在常見的pepe,已將漫畫中原有的對話框、其他角色刪除,僅留下pepe一隻、一張臉、一個表情。有時候,我們只需要一點點資訊,就能拼湊出它原本的意思。

易於辨識

接著,一個成功的meme必須有一個最核心的特質,如John Cena就是「隱形、看不見」,光明會Illuminati就是三角形,這項特質能夠讓大家在第一眼就辨認出來,不論經歷什麼類型的再製,都能看出它是哪個meme,或是從哪一個meme改造來的。

美國摔角手John Cena的招牌動作經常被拿來惡搞 來源:Comics and...

易於表達

另外,Meme通常非常容易表達,因為簡單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大量複製,再製的門檻顯得更低。最典型的莫過於Yee中的恐龍叫聲「Yee」,簡單一個音節,有許多發音相近的語詞可以替換,且在擴散上沒有太大的能力限制,只要使用話語便能像詛咒訊息一樣傳到千百里遠。

諷刺或幽默

最後,meme最重要也最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它幽默和搞笑的元素。誇張的圖像、不合常理的發展,衝擊到讓人覺得「欸,怎麼會這樣」或是「不能只有我看到」,忍不住就想分享出去。

「諷刺」也有類似幽默的效果,部分meme創作的目的是為了諷刺、影射時事,這樣的諷刺容易帶給人強烈的情緒反應,並有了主動重製再擴散出去的意願。

▍誰在用迷因?

生活在網路時代

因為科技的進步和網路的普遍,一般人可以隨時隨地取得大量資訊。我們能輕而易舉地在網路上到達任何地方,也能簡單地將產製的內容傳遞出去。

也因此,meme最大宗的使用者就是形形色色的網友,加上FB、論壇等網路社群的使用,無論在網路的哪個角落,都有許多人使用迷因作為溝通的工具之一。(想想messenger裡的gif功能,是很方便的meme圖庫呢。)

不過部分的小眾meme過於艱澀或未流傳至其他平台,可能就會被困在它的發源地,也就是網路,或者僅在對meme感興趣的社團成員之中流動,而不會傳到現實生活中被大眾使用。

生活在地球

絕大多數台灣流行的迷因來自美國大量的英文漫畫、免費圖庫的改作,混有鄰近國家日本的動漫梗、綜藝節目搞笑片段,還有中國選秀節目、經典電影片段,偶有因為新聞媒體炒作的本土迷因。

歷久不衰的陳平偉

近年因為meme的風氣盛行,由網友自製的國內時事迷因也蓬勃發展著。

生活在周遭

透過迷因的內容,我們可以描繪出幾個迷因社群所呈現的價值觀:嘲諷、單身、男性本位、魯蛇、頹廢,等自我價值較低的自我認可和反嘲;但於此同時,他們也推崇異想天開的想法,並帶有一點對社會自省的反思、優越感和幽默。

雖然看懂meme的門檻不高,但回過頭來,還是會因為網路使用頻率的多寡而影響對meme的了解度和熟悉度,使meme容易侷限於年輕世代之間。

另外再加上外來文化的語言隔閡,外語能力可說是至關重要(以英文為大宗,雖然相較其他語言更普遍,門檻反而較低),也凸顯了翻譯、搬運者的角色在傳遞meme時的重要性。

來源:Knowyourmeme

以上,是關於迷因的一點入門考察,不懂也好、完全不認同也罷,熟悉迷因的人也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看法,meme或迷因是需要在網路世界慢慢汲取的,過於強求的理解反而會喪失原本看meme的樂趣。

還不懂迷因嗎?那一定是網路用得不夠多,需要再接再厲ㄚ

漫畫 台灣 動漫 AC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