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底城尋求邂逅是否搞錯了什麼?─從《生化奇兵》看 Rapture 的興起與沒落
誰都嚮往安樂、富足、沒有紛爭的生活,早在西元前 390 年,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就曾透過《理想國》描繪一個這樣的世界,直到西元 1500 年左右,英國哲學家湯瑪斯·摩爾的再次藉由《烏托邦》一書傳達相同的概念。無論是《理想國》、《烏托邦》甚至中國的「桃花源」,這些早在無形中融入現代文化的字眼,其背後都代表著同一件事,那就是人是愛做夢的生物,我們總是追尋著夢寐以求卻又無法實現的東西。
從摩爾的角度,一個烏托邦必得在很多層面符合「理想」的定義,即便那是個永遠不可能存在夢幻之地,仍無法阻止這樣的構想出現在日後其它作品當中,就像 2K 旗下赫赫有名的《生化奇兵》系列裡,佇立於大西洋深海的先進城市 Rapture。說到 Rapture 就不能不提曾獲得廣大迴響的《生化奇兵》與《生化奇兵 2》,這兩款作品推出距今已超過十年,卻仍然在電玩史上有著獨特地位,理由無他,因為製作團隊憑藉烏托邦構想所創造的海底之都早已深深烙印在玩家們心中。
當然,熟悉《生化奇兵》系列的人應該曉得三代遊戲舞台 Columbia「哥倫比亞」也是一座反映烏托邦形象的城市,不過今天的重點到不是要介紹任何一款《生化奇兵》,畢竟三部作品都已問世有好一陣子了。之所以會先提到 Rapture,是因為我認為一二兩代以不同角度見證海底城的方式,更能展現 Rapture 的全貌與本系列迷人之處。
Rapture 的崛起與衰落
故事要從 1945 年說起,一名夢想家 AndrewRyan 逃離了現代社會與政治圈,決定在格陵蘭與冰島之間的大西洋海底實現他的願景,也就是後來的 Rapture。透過各方協助與合作,Andrew Ryan 終於在 1951 年完成這項史無前例的科技創舉—一座遠離地表,自給自足的城市。然而初代《生化奇兵》的故事並非從 Rapture 剛完工開始,Andrew Ryan 成為城市領導人後持續實踐心中的理想,致力打造一個平等共和的生活空間。不料上下層市民間的隔閡日漸加深,人們開始發現 Rapture 和世界上其它地方並無不同。1958 年 12 月,下層階級領導人 Atlas 鼓舞民眾起義,引發名為 New Year's Eve Riots「新年前夕暴亂」的事件,成為海底城內戰全面爆發的導火線與開端。
身為上流社會代表的 Andrew Ryan 與 Atlas 兵戎相向,雙方更把能夠強化 DNA 的特殊物質 ADAM 投入戰事。衝突持續短短四個月,Rapture 已不見昔日光景,到處遍布頹敗的建築與名為「Splicer」的 ADAM 成癮者,代表烏托邦的理念更在一夕間粉碎。
你一定會想,在內戰正打得火熱的情況下,到底有誰會想前往 Rapture?可惜確實有這麼一位運氣差到極點的人,那就是一代主角 Jack。Jack 搭乘的班機意外墜毀在大西洋的海底城入口附近,迫使他不得不踏上這段旅程。不過事出必有因,Jack 來到 Rapture 當然不是巧合,只是礙於劇透暫時先不提太多。
Plasmind 與 ADAM
《生化奇兵》系列並非單純的 FPS 遊戲,看過宣傳影片或遊戲畫面的人一定會發現主角能使用某些特殊能力,像是從手臂噴出閃電,或釋放蜂群啃食敵人,這種設定在一二代當中稱為 Plasmind「質體」,三代則稱為 Vigor「活力」。以遊戲觀點來看,這兩者是《生化奇兵》系列換湯不換藥的招牌系統,不過在前兩作的海底城當中,Plasmind 的出現與 ADAM 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Plasmind 的由來
在 Rapture 遭到內戰戰火吞噬前,女科學家 Brigid Tenenbaum 目睹一名碼頭工人原本殘疾的雙手意外遭到海蛞蝓咬傷後竟奇蹟似地復原,她將海蛞蝓拿來研究後果然發現某種能修復損壞細胞的物質,並將這種物質命名為 ADAM。不過 ADAM 最驚人的功效是能讓人體 DNA 重組,賦予正常人反常的超能力。Plasmind 便是應用 ADAM 特性所製作而成的注射物,這項重大發現更成為海底城日後發展的關鍵。
Plasmind 的應用
遊戲裡的 Plasmind 種類大致上圍繞著以屬性為主的攻擊,像是能麻痺敵人的 Electro Bolt「電光」、點燃敵人的 Incinerate「燒灼」以及冰凍敵人的 Winter Blast「寒風」。不過這之中也有偏向分散敵人注意力的 Decoy「分身誘餌」或促使敵人反目的 Hypnotize「催眠」等等。這些能力雖然有 90% 以上都是直接從一代沿用至二代,卻多了更深一層的應用。像是「分身誘餌」在二代當中能夠反彈敵人的攻擊,而「燒灼」變為可以點燃複數敵人。不過要說一代到二代操作上最大的進步,就是 Plasmind 終於能夠連同武器使用。一代主角的雙手分別為 Plasmind 與武器,必須切換使用且同時只能選擇一種,大大降低遊戲流暢性。幸虧《生化奇兵 2》大幅修正了這個缺點,讓玩家可以一邊釋放能力一邊用武器追擊。
Little Sister「小妹妹」與 Big Daddy「大老爹」
《生化奇兵》系列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遊戲中以敵人身分出現的 Little Sister「小妹妹」與 Big Daddy「大老爹」反而比主角還要出名,就連沒玩過遊戲的人恐怕都聽過他們的名號。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當然與這兩個角色的形象塑造成功有關,不過你曉得為何一個小女孩會和穿著潛水裝的大漢形影不離嗎?
Little Sister 與 Big Daddy 從何而來?
還記得前面提到能夠改變 DNA 的 ADAM 被大量應用在海底城生活上,可惜 ADAM 所帶來的好處也伴隨著可怕的後果,那就是如同吸食毒品般的成癮現象,一旦使用過 ADAM 便會渴望獲取更多。這種成癮現象很快導致 ADAM 在 Rapture 呈現嚴重短缺,難以戒除成癮的居民最終發瘋而變成所謂的「Splicer」,同時也是玩家們在遊戲裡遇到的主要人類敵人之一。
為了解決 ADAM 不足的問題,身為發現者的 BrigidTenenbaum 與另一名科學家 Yi Suchong 以年幼女孩為個體,共同創造出專門回收 ADAM 的 Little Sister,讓她們在海底城各地尋找屍體上殘留的 ADAM,不過這麼做有一個相當大的風險,那就是很容易成為 Splicer 的目標。為了保護 Little Sister 不被殺害,Yi Suchong 於是又創造了專門保護這些小女孩的 ADAM 強化者 Big Daddy,並讓兩者在心靈上建立強烈連結,迫使 Big Daddy 誓死捍衛 Little Sister。於是一大一小雙人搭檔便開始出沒於海底城。
遊戲中的 Little Sister 與 Big Daddy
Little Sister 與 Big Daddy 在遊戲中並不是被歸類在一般 NPC,而是能夠擊殺的「敵人」類型。一旦解決火力強大的 Big Daddy 後,Little Sister 便會毫無防備。這裡一二代採取了相同的模式,就是讓玩家們選擇要「收割」Little Sister,或利用 Brigid Tenenbaum 在一代告訴主角的方式將 Little Sister 恢復為正常小女孩。收割 Little Sister 能獲取大量 ADAM,卻會殺死對方,相反地拯救 Little Sister 則會拿到較少的 ADAM。兩種做法即為「善」、「惡」路線的分水嶺,也會大大影響一二代最後的結局。
回過頭來看看身為保護者的 Big Daddy,他在外型上就是一名異常壯碩的潛水夫,實際上卻分為好幾種不同的系列,類初代機、二代機、三代機這樣。最早的 Big Daddy 被稱為 Alpha Series(阿法系列),也是《生化奇兵 2》主角所屬的型號。Alpha 系列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每一位 Big Daddy 都被強迫和一名特定 Little Sister 建立「無法破壞」的心靈連結,一旦 Little Sister 走失、死亡或被治癒,將導致與她連結的 Big Daddy 陷入昏迷或暴走。過強的心靈連結所造成的反效果,也是後來改由其它 Big Daddy 擔任保護者的原因,包含二代 DLC「Minerva's Den」裡配備重型雷射的超先進行號 Lancer「騎士」。
一座城市,兩段冒險
《生化奇兵》與《生化奇兵 2》最大的不同之處正是在主角的「身分」,雖然身處同一座城市,感受卻大不相同,這樣的差異也反映在許多遊戲要素上,例如一代遊戲中的武器皆為相當常見槍枝,到了二代我們再次以 Big Daddy 的身分踏入海底城,便能夠使用重機槍或魚叉發射器等大型軍火,就連近戰武器也變成經典的強力鑽頭。再者,主角們與 Little Sister 的互動方式也因為身分而有所不同,一代主角只能選擇拯救或收割她們,二代主角卻能協助 Little Sister從屍體上搜刮 ADAM,真正當個稱職的「Daddy」。
Rapture:乘載夢想與使命的舞台
無論是爬滿藤壺的玻璃窗、幽暗陰鬱的海底通道,或瀰漫濃濃裝飾藝術風格的室內設計,究竟有多少不同身分的人們因為懷抱了相同的憧憬而在此地交會?Rapture,一座背負無數夢想、希望,卻換來傷痕累累的城市。一二代主角們為了各自的使命而在海底城奔波,有趣的是你會發現兩段旅程的終點大同小異,那就是逃回地表,這不就擺明了烏托邦根本不可能實現了嗎?Rapture 必定有過屬於它的宏偉與輝煌,無奈世界上並沒有任何東西能承載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理想。經歷《生化奇兵》與《生化奇兵 2》之後,Rapture 的靈魂早已凋零,這裡不過是個伴隨海水緩慢鏽蝕、日漸黯淡的空殼。比起《生化奇兵 3》的哥倫比亞,海底城的誕生與衰敗似乎更為諷刺,也更加淒涼。
留言